作者:王晓河
近来,“最美女教师”张丽莉、“最美司机”吴斌等人的先进事迹震撼人心。凡人善举,平民壮举,电光石火的一瞬倾注了人间大爱,义无反顾的担当诠释了济世情怀,让这个社会充满了浓浓暖意和深深感动,人们敬仰传颂、学习思索,深深感悟什么时候都要培养、保持那种兼济天下的胸怀。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中国有深厚的济世传统美德,一代一代繁衍发扬光大。兼济天下是一种博爱胸怀,“凡是人,皆须爱,天同覆,地同载。 ”天下是众人的天下,社会是大家的社会,人人为我,我为人人,不仅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而且“毫不利己专门利人”,才有和谐共荣。兼济天下是一种高尚品德,一个人对社会贡献的大小取决于他自身价值的高低。个人有追求,但融于社会和人民的需要之中,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个人有家庭,但“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总是将心比心,助人为乐。兼济天下是一种至上境界,爱岗尽责、先人后己、敬业乐群,付出为人生最大快乐,奉献为人生最大幸福。共建和谐、共促繁荣,兼济天下是支撑和维系,人人不可或缺。
一首歌唱道: “兼济天下在心中,他叫我助人为善;兼济天下在心中,奉献一生我自愿……”“在心中”很可贵,人为万物之灵,而心是人的主宰。爱是心的付出,是情的祝福。有心,则有根基;用心,则见行动。诚其心,铭记不忘,溶于血液,渗入骨髓,那就是行自心发、自然流畅,没有丝毫的刻意和做作;正其意,视为神圣,唯此为大,从不疏忽,从无懈怠,那便是高度的自觉,不用提醒自挂怀,不须扬鞭自奋蹄,没有丝毫的犹豫和彷徨。张丽莉心中对学生充满慈母爱,从不请一天假,从不落一节课,从不放弃一个学生,平时的精心呵护便有危机时刻的大爱释放。郭明义急公好义,能掏的都掏,能捐的都捐,能献的都献,不图名,不图利,只图“良心过得去”。傻也罢,痴也罢,任人评说,无怨无悔。英模为人敬重,凡人不平凡,根本在于有一颗红亮的心。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言明心志的范仲淹捐宅兴学,身无分文的武训乞讨兴学……史上志士仁人这些佳话告诉我们,兼济天下没有条件限制,没有准入标准,没有身份要求,没有数量规定,只要有爱心就行,涓涓细流不惧少,针头线脑不嫌小,积小成大,积少成多,便是爱的海洋。要懂得,身处这个社会,无论是街边小贩还是亿万富豪,无论是凡俗夫子还是社会名流,投身公益、回报社会都责无旁贷;无论社会地位高低、生活水平高低和自身能力强弱,力所能及帮助他人,都天经地义。人人认识到这一点,人人都献出一点爱,我们的社会就是美好的人间。不可否认,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民生活水平尚未达到很高的程度,“穷”者众,“达”者寡,倘若囿于自己的螺壳,汲汲于个人私利,兼济天下迫于压力做样子,口惠而实不至,那就降低了人生的价值追求;信奉实用主义、追求功利主义,成为“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冷漠世事,淡漠良善,那就会被社会所抛弃。
兼济天下的胸怀不是固有的,也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从自身做起,从每一天做起,养成习惯,形成信念,久久为功,方得正果。这不难,也不易,需要经受住生活的风风雨雨,“独善其身”时刻不辍,“兼济天下”风雨无阻,锻造自己品德高尚,凝聚人心众志成城,我们的社会就会越来越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