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面临的几个难点
当前,核心价值体系建设面临一些问题,有的是对核心价值体系的模糊理解和认识误区问题,有的是核心价值体系的知行脱节、规范无力问题,这就迫切需要破解核心价值体系建设面临的难点。
难点之一:如何实现执政党的核心价值观与当今社会主流价值观的有机结合。执政党的核心价值观反映的是党对于本组织的价值追求、价值标准、价值目标,具有鲜明的阶级性、理想性、稳定性特点,其实践主体是8000万党员;而社会主流价值观则是最大限度地体现了社会多样诉求的“公约数”,具有群众性、普遍性和时代性的特点,其实践主体是13亿人民大众。我们不可能也不应强调13亿人与8000万党员有着共同一致的价值观。因此,要自觉用执政党的核心价值观深刻地影响和引领社会主流价值观的发展。
难点之二:如何实现核心价值体系的阶段性与理想性的有效统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物质生产生活条件,是核心价值体系孕育生成和实践转化的总基础,这就决定了核心价值体系必须反映而不能超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价值要求,因而具有鲜明的阶段性;但是,核心价值体系又高度重合了执政党的核心价值观,其最高目标追求是共产主义的思想道德境界,因而具有鲜明的理想性。如果单纯注重和强化其理想性一面,把共产主义的思想道德当作现阶段的普遍性价值取向,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就容易脱离人民大众的现实价值需求,走进“高调宣传、低效落实”、“理论高标准、现实低水平”的怪圈;如果只强调其阶段性,又会迷失前进方向和脱离历史坐标,淡化和弱化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向上引领、教化育人功能。这就要求我们建设核心价值体系,必须充分兼顾其阶段性和理想性特点,进而找准价值体系建设的合理定位。
难点之三:如何实现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价值理念的有效融合。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其所弘扬的“中和”、“仁义”、“忠孝”、“修齐治平”、“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等思想和精神,是当今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重要资源和文化基础。但我国传统文化中还存在着另一面,集中表现为“三种文化形态”,即集权文化、宗法文化和自爱文化。今天,我们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民主法治,需要大力弘扬的是民主、人权、自由、法治、公平、正义、博爱等现代价值理念。而传统的 “三种文化形态”则与现代价值理念发生矛盾,产生冲突,会影响和妨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立和完善。因此,如何吸收、改造、融合中国传统文化,把优秀传统文化与当今时代精神结合起来,融入现代社会价值理念、价值取向之中,是我们建设核心价值体系必须破解的又一重大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