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综治版> 地方要闻> 河北

河北邯郸:以机制创新推动基层社会管理创新

2012-07-02 11:04:51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人民日报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机制建设是根本。邯郸市作为河北省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工作试点城市,去年以来围绕社会管理如何进一步走进群众、心系群众、依靠群众,从根本上解决影响和谐稳定的问题,积极进行机制创新,推动社会管理工作取得了新突破。

    实施“五个延伸”机制,推动社会管理工作的触角向基层延伸。社会管理的基础在基层,难点也在基层。只有使社会管理的重心下移,使管理工作真正走进群众,才能筑牢社会管理的根基。实践中我们感到,社会管理的很多方面还没有触底,尤其在治安管理、化解矛盾、搜集信息等方面缺乏必要的力量和手段。对此,我们提出并实施了“五个延伸”,搭建了贯通市、县、乡、村的新型社会管理网络。一是以市、县、乡、村四级平台为依托,把深入细致的群众工作延伸到村,打造为民办事、为民解难的综合服务平台。二是以领导干部大接访活动为引领,把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延伸到人,使信访隐患排查化解工作做到面对面、人对人,全覆盖、无缝隙。三是以农村(社区)警务室为阵地,把社会管理综合治理的触角延伸到户,有效解决基层综治力量薄弱的问题。四是以严格监管为根本,把安全生产的责任链条延伸到各个岗位,实行一岗双责、党政同责、一票否决、隐患责任追究制。五是以建立健全网络化监管机构为手段,把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延伸到田间地头、工厂车间、商场餐馆和千家万户,构建覆盖市、县、乡、村的四级监管网络。

    推行帮办服务机制,促进社会管理工作的重点向为民聚焦。社会管理的核心是服务,只有牢固树立心系群众、服务为先的理念,寓社会管理于服务群众之中,才能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激发社会活力。调研中我们发现,服务方式滞后、方法手段有限仍是目前基层群众反映集中的问题。对此,我们在全市推行了党员干部帮办服务机制,把便民利民的服务送进千家万户。一是基层干部解难事。在农村和社区建立党员干部帮办服务站,在乡镇和街道建立便民服务中心,在县级健全配套服务体系,提升基层党组织服务能力。二是下派干部办实事。市委从去年开始选派万余名机关干部深入基层,开展“走基层、转作风、送温暖,排隐患、抓发展、促和谐”活动。今年在加强基层建设年活动中,省、市、县又选派1650名干部蹲驻全市班子问题多、经济发展弱、稳定任务重的重点村,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三是市级牵总办大事。组织开展百名专家驻村、千名干部包方、培训百万示范户的“百千万”活动,大力推进“吨粮市”建设。集中力量打好扶贫攻坚战,确保今年实现8万贫困人口稳定脱贫。同时,加快农村养老服务体系和保障性住房建设,大力发展教育事业。

    创新恳谈监督机制,引导社会管理工作的主体向群众拓展。群众不仅是社会管理的对象,而且是社会管理的主体。只有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充分发挥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才能激发和凝聚群众中蕴藏的强大力量。着眼于充分激发群众参与社会管理的热情,我们结合农村“两委”换届,探索建立了以干群恳谈例会和村级监督组织为架构的恳谈监督机制,突出抓好三个环节,取得了较好效果。一是抓议题确定。乡镇干部每月到村主持召开由村党员、干部和群众代表参加的恳谈会,围绕群众关心的经济发展、增收致富和社会稳定问题交流恳谈,探讨解决办法。二是抓事项落实。恳谈会后,组织乡、村干部认真填写恳谈事项督办卡,由乡镇党委跟踪督办落实。三是抓过程监督。指导各县创新方式和载体,建立“村民监督委员会”、“村民会议主席团”等各种村级监督机构,加强对村务工作及村干部履职情况的监督。恳谈监督机制的推行,使干部作风明显转变、大量问题消化在基层、农村信访量大幅下降,促进了农村社会和谐发展。(郭大建 作者为中共河北省邯郸市委书记)

[责任编辑:王苗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