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综治版> 试点传真> 晋江

晋江民营企业“二次创业” :后危机时代的又一轮领跑

2012-06-29 11:08:28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泉州晚报 

    “企业家作为市场经济的开拓者和实践者,在经济建设中勇立潮头、锐意进取、积极作为,受到广泛赞誉……成为引领推动晋江发展的五种力量之一。”以民营经济著称的晋江,是全省县域经济的排头兵,其发展得到省委书记孙春兰的充分肯定。

    先人一步发展的晋江民营经济,在经历三十多年的黄金发展期后,顺利完成了第一次工业化,晋江的民营经济也迎来了后危机时代里的新一轮发展机遇。“二次创业”正当其时,迫在眉睫。转型升级、回迁总部、创新管理,摆在晋江企业家面前的,是再创业中的一个个新课题。然而,爱拼敢赢的晋江人,在经济大环境不理想的境况下,迎难而上,雷厉风行,书写着新时期“二次创业”的传奇。

     政企联袂 演绎再创业大片

    改革开放30年,晋江企业家奋勇拼搏,敢为人先,创造了恒安、安踏、七匹狼、361度等126枚“国字号”品牌,晋江也因此成为“中国品牌之都”。走过30年的黄金期,用地难、资源紧、用工荒等一系列要素瓶颈却扼紧企业发展的咽喉,发展一时停滞不前。

    然而,敢走夜路、敢闯激流的晋江企业家不会坐以待毙。他们清醒地意识到:不转变、不提升,前进的路子就会越走越窄。要发展,唯有转变提升。

    转变提升,彰显在淘汰落后产能毫不犹豫中。“中国陶瓷重镇”晋江磁灶镇,推倒烟囱,引导陶瓷企业发展劈开砖、通体砖、TBO陶板等现代环保清洁陶瓷。该镇引进的中国包装印刷产业(晋江)基地,具备先进设备和产能,已吸引了大自然、群英、振隆等高端印刷企业及配套企业50家入驻,将打造成分工协作的包装印刷产业集群。

    转变提升,体现为科技创新永不止步。“安踏是中国运动市场的风向标,如要继续发展,必须转型升级。”正如省长苏树林所言,安踏转型升级从未止步。全国首创运动科学实验室,发展国际化研发设计团队,顺市场而为,安踏成功卫冕“国内体育用品企业第一品牌”。

    转变提升,蕴含在管理创新永续推进中。恒安设立“持续改善委员会”,实现管理变革日常化,迅速高效推进管理提升和效率提升。从优秀到卓越,是恒安建立完整管理制度,实施标准化管理模式的实践。

    在更广阔的范围内,转变提升是晋江企业冲破发展桎梏,实现飞跃的精彩。凤竹纺织集团目标直指“中国杰尼亚”,自主研发的“吸湿速干尼龙面料”、“抗菌防臭面料”等门户产品备受欢迎。优兰发集团使出注重产学研对接的法宝,在人才、经费等各方面增加投入,争取开发更多新产品。晋江市佶龙机械工业有限公司加大产品创新技术投入,尽管外贸不景气,但订单快速增长,完美逆势而上。

    一切转变提升的背后,是一曲同频共振的政企大合唱:《晋江市加强经济运行调度推动民营企业“二次创业”的十项措施》,将推动建立项目快速响应机制,全力支持企业拓展市场;行政审批上,“二次创业”项目纳入“绿色通道”,审批办件在公开承诺时限基础上再压缩50%;“一厂一策”、“一行业一策”,政府主动帮助企业解决生产经营难题;引导本地中小企业与品牌企业实行产能对接,推动中小企业上一个新台阶;推行“一套政策、一项活动、一个窗口、一个平台、一支队伍”的“五个一”落实机制,给转型企业吃了定心丸。

    晋江企业三十而立的关头,同转变提升激情碰撞,擦出了经济低迷时期晋江工业总产值增加近20%的美丽火花。在普遍不景气的一季度,晋江市的主要经济指标都保持平稳增长,增幅逐月回升,呈现积极回暖的态势。“1—4月份,晋江全市工业总产值完成802.56亿元,增长18.6%,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完成737.10亿元,增长19.8%。”这组数据,是向上力量的展示,是信心凝聚的动力。

    总部回归 企业爱“回娘家”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道出了曹孟德的求贤若渴。晋江又何尝不期盼着在外的企业游子,能早日归来,再创家乡发展伟业?

    于是,晋江南畔,欲打造成泉州“陆家嘴”的滨江商务区正在崛起。14部总部经济大楼,连同泉州环球广场、泉州世界贸易中心,将一同创造晋江企业回归的最佳沃土,培育晋江现代商务的参天大树。目前已有乔丹、优兰发、德尔惠、喜得龙等9家企业总部抢先入驻。除了为大型名企打造总部商务区外,晋江市政府还将在晋江市行政审批中心旁辟出两块地,让晋江的中型企业建立企业总部。晋江市政府的重视和诚意,已然展现。

    去年至今,在晋江的多家企业都能看到晋江财税小组的身影。这支由晋江市领导亲自带队的小组,多次走访恒安、安踏、361°、七匹狼、特步等企业,与企业主面对面讲解,一对一算优惠账。

    类似的“保姆式”服务,还出现在贵人鸟筹备上市之时。因需要多部门办理手续,且人生地不熟,从泉州再向上争取时举步维艰。令贵人鸟感动的是,晋江发改部门专门派出人员带着企业经办人员四处奔走逐项办理手续,将办理时间缩短了一半。与公司在异地进展缓慢的项目相比,家乡的办事环境令贵人鸟董事会秘书周世勇感慨。

    对将总部设在家乡,恒安集团首席执行官许连捷有着更具概括性的描述:“衡量综合投资环境,关键还是在家乡好办事、效率高,而且政策的稳定性好。”的确,有“政策洼地”之称的晋江,在总部经济回归的扶持上亦是不遗余力。

    入驻总部经济区的企业,将享受纳税贡献奖励和办公用房补助。建立健全重点企业税务挂钩走访机制,晋江打出“真情服务”牌。管中窥豹,可见一斑。晋江市梳理整合的20份扶持政策,从改制上市、科技创新、人才引进、商贸服务业、股权投资、文化创意等方面给予扶持,针对性强、覆盖面广、含金量高。

    而“加快城市建设,塑造留财留人环境”的举措,塑造了磁灶镇大埔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典范。实施“123”工程的大埔村,通过基层党建“一个龙头”、新农村建设“两轮驱动”、社会管理创新“三张网络”,创造村容整洁、配套设施齐全的良好局面,真正实现“老有所养、学有所教、病有所医、住有所居、民有所乐”。

    皇天不负有心人。今年前四月,福建恒安集团厦门商贸有限公司晋江分公司销售快速增长,恒安集团的缴纳税收同比增加超过50.25%!贴心的政策服务,使利郎、特步等重点企业已确定在晋江建设销售中心。磁灶6个异地商会抱团回乡投资30亿元,兴建海西建材城;一些龙头企业把营销中心放在家乡,一季度纳税增长都超过50%。这个夏天,晋江地域内已然掀起总部回归的热潮。

    三产跃升 深拓“蓝海”空间

    一个多月前,33个项目总投资超170亿元,选择在晋江“安家落户”。这33个项目中,第三产业的项目就超过四成。如果说一个三产项目选择晋江只是偶然,那么近十个三产项目不约而同地涌向晋江,足见晋江在“三产跃升年”里,开始放弃粗放管理和经营之路,编织产业新梦的决心。

    率先垂范的晋江陆地港,为众多在三产圈外摩拳擦掌的企业家提供了范例。作为全省首个正式运营的陆地港,一系列新颖的运作方式是晋江陆地港的看家本领。“电子关锁”高效快速,直通关模式为企业省去二次开箱验货的繁琐环节;保税功能节省成本,为企业提供贴心服务;联检单位进驻港区,政企互动更为畅通。

    我们还看到,直通关模式受到法国达菲、东方海外等28家船公司的青睐,已与晋江陆地港达成合作,为企业提供充足集装箱。海西经济区东出西进的综合通道正在搭建,从乌兹别克斯坦进口的棉花在港区内得以保税储存,降低成本。食品实验室、国际快件监管中心等检测中心正在建设,为企业提供全方位物流服务。

    在晋江这片热土上,国内唯一一家以时间为主题的艾派时间博物馆,荟萃中国古老的日晷仪、18世纪德国的油钟、古埃及的滴漏计时器等古今中外计时器,上演生动“时间简史”,成为工业旅游的缩影之一。定位产业转型新引擎的晋江创意创业创新园,一期安征迁工作已全面展开。

    为帮助中小企业融好资,晋江与天津股权交易所(简称“天交所”)签订合作协议并引进中介机构,为中小企业找到破解融资难题的出路。天交所“快速、多次、成本低”的融资方式与晋江中小企业的资金运转十分契合,其私募融资、股权增资和股权质押融资等模式,将推动晋江资本运作再上新台阶。而“推动工业创意设计产业加快发展”、“加快培育投融资产业”等字眼,也成了晋江市出台扶持政策的热词。

    晋江政企的一次次破题之举,不断突破所谓产业发展的“天花板”。随着“项目落实年”和“三产跃升年”的进一步开展,“政策洼地”的磁吸效应将进一步显现,晋江还将续写未知产业市场空间这片“蓝海”。

    (记者 王蕾 通讯员 林青)

[责任编辑:闫天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