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bak

最高法将出台环境法司法解释为环保公益诉讼松绑

2012-06-27 10:36:22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法制日报-法治周末 

    环境损害评估难:鉴定机构需具备双重资质

    曲靖中院立案之后,几位参与公益诉讼的律师多次到陆良县进行取证。他们在污染现场发现,污染情况比他们想象的还要严重。

    “我们要继续诉讼,污染范围、污染程度一定要搞清楚,以及生态恢复所需费用,最后还是要通过具备评估能力的鉴定机构得出结论。”杨洋告诉法治周末记者。

    在寻找鉴定机构时,两家民间组织发现他们遇到了一道几乎难以逾越的“坎儿”,那就是“遇到了鉴定难题,找不到相应机构进行鉴定”。

    夏军向法治周末记者透露,生态环境损害评估是一个科技含量非常高的领域,基本被环保部门垄断,比如环境科学院(所),但他们不愿介入此案。

    法院要求鉴定机构同时具有司法鉴定资质,这就更是难上加难,杨洋说。

    两家民间机构先是联系福建省一家具有司法评估资质的鉴定机构,对方报价近700万元,对他们来说这是难以承受的巨额鉴定费用。2011年,自然之友全年总支出亦不过500万元。

    他们又联系其他一些具有鉴定技术能力和人员的机构,但这些机构没有司法鉴定资质。“我们一直在寻找既有评估能力、鉴定资质,费用又在可接受范围之内的鉴定机构,但一直没有解决。”杨洋说。

    王灿发告诉法治周末记者,在我国,鉴定难一直是提起环境侵权诉讼的一个瓶颈。

    在此次铬渣污染环境公益诉讼中,如果没有生态环境损害评估鉴定,即便两家民间组织胜诉,法院也无法判定被告的赔偿金额。

    王灿发透露,经过污染受害者法律帮助中心的推动,鉴定机构的问题已经引起国家环境保护部的重视,并专门下发文件在各地推动环境评估机构的建立,比如说各地的环境科学研究院(所)建立鉴定中心。

    王灿发认为,未来应该建立中立的、社会化的第三方鉴定机构,环境保护部门负责环境评估资质认定,司法行政部门负责司法鉴定资质认定,具备双重资质的机构出具的报告可以作为证据提交给法庭。

    夏军则认为,鉴定机构应该社会化,政府应该鼓励和支持社会化的鉴定机构面向大众接受委托,监测、鉴定、评估生态环境损害。

    王灿发向法治周末记者表示,目前建立上述鉴定机构非常困难,环境污染侵权责任法律适用司法解释(专家建议稿)的制度设计是,设立专家证人制度,同时承认没有司法鉴定资质的专门环境损害评估中心出具的报告能够作为证据。

    接受法治周末记者采访时,杨洋表示,下一步会继续寻找具有司法鉴定资质的机构,并且已经有了初步目标。

[责任编辑:王苗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