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政法版> 党报视点

创先争优是中国共产党特有的政治品格

2012-06-25 09:12:29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西安日报 

    李源潮同志在全国创先争优理论研讨会上讲话指出,中国共产党90多年的成长发展史,就是一部创先争优的奋斗史。这一重要论述,是对我们党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赋予了我们党优良传统以新的内涵。认真学习领会这一重要论述,对于全面把握中国共产党人追求先进和优秀的历史,深入持久推进创先争优,是十分有意义的。

    在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创造震古烁今伟大业绩的历程中,有危难时刻的绝处逢生、挫折之后的毅然奋起、磨难面前的百折不挠,党始终把先进和优秀作为不懈追求,保证了党的创造力永不衰竭,党领导人民开创的伟大事业永恒存续,党始终引领着时代潮流和社会进步。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紧紧把握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时代主题,举起救亡图存、推动社会变革的旗帜,团结带领人民为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浴血奋战、顽强拼搏,用奋斗和牺牲诠释了先进和优秀。中国共产党是在爱国救亡运动和人民解放运动如火如荼的形势下登上历史舞台的。党自诞生之日起就勇敢担当起团结带领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1922年党的二大制定了党的宣言,规定了党的纲领,在中国人民面前破天荒地提出了真正革命的民主主义口号。大革命时期,我们党在复杂变化和紧急迅速革命斗争中表现了对工人阶级和人民事业的无限忠心和高度的组织能力,掀起了大革命的高潮,赢得了北伐战争的胜利。党的很多优秀领袖、很多革命人民,在血雨腥风的白色恐怖中遭到了极其野蛮的屠杀。但英勇的中国共产党人并没有被吓倒、被征服,他们从地上爬起来,擦干身上的血迹,掩埋好同伴的尸首,又继续战斗。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我们党创造性地开辟了一条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由于“党组织的有力量和它的政策的不错误”,党领导人民“打土豪、分田地”,使革命的星星之火得以燎原。全国抗战爆发后,我们党团结全国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进行抗日战争,成为全民抗战的中坚力量和夺取抗战胜利的“台柱子”。我们党高度重视从思想上建党,经常注意用无产阶级思想改造和克服非无产阶级思想,“严肃地坚决地保持共产党员的共产主义纯洁性”。1942年开始的延安整风,克服了党内成分不纯和作风不纯的问题,使整个党空前地团结起来。党的七大正式将“中国共产党必须具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写入党章,确立为党的根本宗旨。解放战争时期,在光明与黑暗两个中国之命运的决战中,党紧紧依靠人民力量,成功建立起巩固的人民民主统一战线,打倒了国民党反动派,争取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新中国成立时,仅有名可查的共产党员就有370万人将生命献给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事业。在风雨如晦的革命战争年代,共产党员为了人民利益甘愿抛头颅、洒热血,以极强的自我牺牲精神充分体现了先进和优秀这一最可贵的政治品格。

    (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紧扣时代发展大势和人民群众意愿,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在开启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的新征程中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用心血和汗水展示了先进和优秀。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带领全国人民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迅速恢复国民经济,进行各项社会改革,进而不失时机地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动员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总路线规定的任务而奋斗。在党的坚强领导下,创造性地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建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广泛最深刻的社会变革,奠定了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的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转入大规模社会主义建设后,我们党带领全国人民对建设社会主义道路进行艰辛探索,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使古老的中国以崭新的姿态屹立在世界的东方。无论是建设比较顺利的时候,还是遇到严重困难的情况下,党的各级组织和广大党员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团结一致、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意气风发、斗志昂扬,以无比的英雄气概和燃烧的热情投身建设事业,培养了自强自立、不依附于人、不怕鬼、不信邪的伟大精神。在国家遭受外国侵略威胁、发生严重自然灾害和经济困难、出现社会政治动荡等严峻关头,领袖和人民,干部和群众,休戚与共,同甘共苦,显示出巨大的感召力和凝聚力。以雷锋、焦裕禄等为杰出代表的共产党员群体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奉献精神和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高贵品质,奏响了中国共产党先进和优秀的时代强音,教育了整整一代人。

    (三)进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顺应国内外形势发展变化,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在奋力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进程中解放思想、改革创新,用智慧和勇气彰显了先进和优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面对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国际环境,面对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社会主要矛盾,我们党在拨乱反正的基础上确立了正确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及时实现了工作重心的战略转移,以巨大的政治勇气、理论勇气、实践勇气实行改革开放,实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后,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经受住了政治风波的重大考验,科学判断党所处的历史方位,紧紧把握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坚持改革开放、与时俱进,创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开创了全面开放新格局。党领导人民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上,把自身的先进和优秀具体落实到发展先进生产力、发展先进文化、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上,推动社会全面进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党的十六大以来,我们党把握历史大势,勇立时代潮头,顺应人民期待,提出和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广泛集中全党全国智慧,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着力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取得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我们党牢固树立“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理念,坚持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判断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努力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使党领导伟大事业获得最广泛最可靠最牢固的群众基础和力量源泉。在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重要关头,我们党总是紧紧抓住党的建设这个关键,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正视并及时解决党内存在的突出问题,始终保持党的肌体的健康和纯洁。党的各级组织和广大党员争做解放思想的模范、落实第一要务的模范、求真务实的模范、开拓创新的模范,在推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完成重大任务、应对突发事件、战胜自然灾害等关键时刻,始终战斗在第一线,发挥了先锋模范作用,充分展现了中国共产党先进和优秀的本质规定性。

    创造先进、争当优秀,不但是我们党的历史传承,而且是党组织和党员履行职责、发挥作用、完成使命的必然要求。党的基层组织和广大党员应当以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和力争上游的实际行动创先争优,努力在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服务人民群众的生动实践中作出新贡献、创造新业绩。(作者:李连永)

[责任编辑:闫天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