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政法版> 对口援建

全国19省市2600多名援疆干部和科教人员援疆

2012-06-25 14:22:55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人民日报 

    初夏的天山南北,绿意盎然。

    来自全国19省市的2600多名援疆干部和科教人员分赴南北疆12个地(州、市)、82个县(市)和兵团12个师,和新疆各族人民水乳交融,甘苦与共,真情奉献,受到普遍赞誉;“爱国爱疆、团结奉献、勤劳互助、开放进取”的“新疆精神”成为主旋律,民族团结、共同进步、后发赶超成为共识。

    援疆就是奉献

    一批批援疆干部先后来到新疆。边疆的艰苦,援疆干部们是有耳闻也有体会的,但为了那份信念,他们把苦当成了甜。

    “我今年已经57岁了,再干3年回去就该退休了。我来这里什么都不图,就是想为新疆的百姓做点事情。”这是江苏援疆干部、霍城县委常委、清水河开发区党委书记、管委会主任费晓忠来疆后,在干部大会上说的第一句话,语调平缓,却令在场的每一个人心头一震。

    由于水土和气候原因,费晓忠常常失眠,手上的湿疹也越来越严重。但在大家眼里,他总是神采奕奕,风风火火。他在工作的第一周,走访了辖区22家企业、15个村、4个居委会、32个局(办、所),行程800余公里。短短半年时间,清水河开发区共引进项目13个,总投资额达16.64亿元,比年初县委下达的任务超了2倍。而此时他爱人因患癌症,正辗转国内各大医院治疗。

    新疆的教育比较薄弱。援疆教师们为发展新疆教育事业付出了很多。

    作为山东省第六批援疆教师,吕廷洁于2008年7月从山东东营市胜利油田一中来到疏勒县八一中学。2010年12月因八一中学领导及师生强烈要求,又继续留下参加第七批援疆至今。

    吕廷洁是家里的长女,父母都已经70多岁,父亲脑血栓瘫痪在床,母亲也患有脑血栓、高血压。但是,她还是毅然决然留下来。“学生们流着眼泪再三要求,还给我一个本子,上面贴着全班同学的照片,每人还写了一段话。当一个人真正融入一个集体中,会渐渐生根,所谓水乳交融。我内心已经把这里当作我的第二故乡了,这也是缘分。”她说。

    王清华,广东援疆医疗队副队长、喀什地区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外科专家,被称为“帕米尔高原上的华佗”。

    61岁的维吾尔族大妈阿瓦尼沙·提拉患有鞍区巨大脑膜瘤,右眼将近失明,合并重度高血压。王清华成功地为她切除了肿瘤,视力恢复了,但术后并发严重肺部感染。王清华每天数次到重症监护病房查房。在他的精心治疗下,阿瓦尼沙逐渐康复。

    团结互助写新篇

    前些日子,沙湾县大泉乡三道沟村党员宁祯山一直在帮同村的阿提汗忙活。在信用社贷款3万元后,又帮着购买地膜、滴灌带、化肥等,然后又是春耕、播种。阿提汗终于松了口气:“党员干部帮我把地种了,真是太感谢他们了。我一定好好干,争取今年有个好收成。”沙湾县开展每名党员至少联系一户少数民族贫困家庭的“一对一”帮扶活动,受到群众的普遍欢迎。

    以“热爱伟大祖国 建设美好家园”主题教育活动为切入点,新疆把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与激励引领各族群众投身新疆新一轮大建设大开发大发展结合起来,与维护社会稳定、增进民族团结、促进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又好又快发展等重点工作紧密结合,形成了解放思想、抢抓机遇、发展稳定、团结和谐的浓厚氛围。

    今年4月底,75岁的艾买提·扎克尔和老伴带着自己亲手做的韭菜盒子,来到伊吾县下马崖边防派出所,感谢前段时间官兵为他砌好了被大风刮倒的院墙。艾买提说:“派出所的官兵们,帮助我种包谷,拉土块,盖院墙,家里面大大小小的事情基本上都被他们包了。”

    在塔城地区,爱心妈妈协会小有名气。这个协会现在已有160多位成员,其中年龄最大的“爱心妈妈”85岁了,最小的也已70岁。协会2002年由汉、维吾尔、哈萨克、俄罗斯等民族的20多名妇女发展而来,目的是“扶危济困、传播爱心”。多年来,来自爱心妈妈协会的捐款累计达20多万元。

    “借智”东中部

    人才缺乏是新疆发展的最大瓶颈之一。

    2011年初,新疆普通高校毕业生赴援疆省市培养计划出炉。培养计划以解决2002年以来未就业普通高校全日制本科毕业生为主,兼顾少部分应届本科毕业生。两年内,分两批选派全区各地2.2万名未就业大学生赴对口援疆省市培养锻炼。培训结束后全部面向乡镇、街道(社区)、事业单位或国有大中型企业就业。

    培养计划得到了中央领导的充分肯定和国家有关部委、援疆省市的鼎力支持。新疆和对口援疆省市将分别投入4亿和4.5亿元支持这一项目。

    阿勒泰地区500名少数民族普通高校毕业生前往黑龙江、吉林两省,进行为期一年半的培养锻炼。学员海拉提说:“我将珍惜这次难得的学习机会,努力提升自身文化素养,为今后的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不辜负家乡亲人的期望。”

    在上海海洋大学,97名来自新疆喀什的学员自编自导了一部情景剧《海大生活亚克西》,并邀请学校老师、后勤阿姨参与演出。今年1月4日,该剧在学校学生活动中心演出。台下1500个座位座无虚席。剧尾,学员与千里之外的母亲通电话。新疆母亲哽咽着感谢海洋大学:“学习上,你们关心、指导。孩子病了,你们又无微不至地照顾他。我们做家长的真是无以回报。在这里,对海洋大学的老师们说一句:谢谢你们!”

[责任编辑:张学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