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政法版> 党报视点

认真汲取历史智慧和营养 提高民族地区干部工作能力

2012-06-21 09:45:32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西藏日报 

    习近平同志在去年中央党校秋季开学典礼上指出,领导干部不管处在哪个层次和岗位,都应该读点历史,从中汲取有益于加强修养、做好工作的智慧和营养,不断提高认识能力和精神境界,不断提升领导工作水平。认真学习习近平同志的讲话精神,结合西藏区情,联系自己的工作实际,就学习历史与提高西藏领导干部工作能力谈点认识。

    一、学习历史是做好领导工作的重要思想和方法

    习近平同志指出,学习和总结历史文化,借鉴和运用历史经验,是我们党一贯重视并倡导的做好领导工作一个重要的思想和方法。当然学习历史也是建设学习型政党和学习型社会的题中应有之义。

    每个民族、每个国家都有一部属于自己的历史。就如习近平同志指出的,历史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形成和发展及其盛衰兴亡的真实记录,是前人各种知识、经验和智慧的总汇。重视对历史的学习和对历史经验的总结与运用,善于从不断认识和把握历史规律中找到前进的正确方向和道路,这是我们党90年来之所以能够领导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不断取得胜利的一个重要原因。党就是这样不断地在历史中汲取智慧与营养,在90年里创造了今天这样一个被世人瞩目的“中国模式”或“中国道路”、一个经济总量已经超过日本而成为世界第二的经济体、一个人民生活水平和综合国力不断提升的发展中大国的奇迹。习近平同志在讲话中明确指出,中国的未来就是要不断地去认识把握历史规律,并从规律中找到自己前进的正确方向与道路。而要落实这一要求,关键在于各级领导干部。现实是历史的合乎规律的继续,未来靠透彻理解了历史和现实的本质联系的后继者去创造。也就是说,历史是现实的前身,现实是历史的延续,同时又是未来的历史。因此,立足现实,把握历史,着眼未来,不但是各级领导干部在学习与工作中必修、而且是必须修好的课题。

    领导干部学习历史,不是单纯地懂得一般性的历史知识,而是通过历史知识的学习和辨析,从中探求和掌握一定的历史发展规律,以更好地通古今之变、明成败兴衰之理,达到以史为鉴、鉴往知今的目的。“以史为鉴”或“以史为师”,是每一个人都需要的,领导干部尤为如此。他们所需要的“史鉴”或“史师”肯定要有别于普通群众,“史鉴”或“史师”应该成为领导干部工作能力中的血与肉之筋。

    第一,“以史为鉴” 或“以史为师”可以指导领导干部的社会实践。我国吏治实践历来有“以史为鉴”的传统,从古到今,社会贤能和有识之士都十分重视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譬如,同周公一起辅佐周武王灭殷的召公,就告诫西周统治者说:“我不可不监于有夏,亦不可不监于有殷”。通过学习历史来总结历史经验教训,领导干部能从中知晓导致国家兴衰存亡或个人成败得失正反两方面的原因,可以从纷繁复杂的历史现象中探寻出内在的因果关系和历史发展规律,从中找到推动历史发展的动力源泉,明了历史前进的正确道路,进而结合新的社会实践,明确自己工作的正确方向。

    第二,“以史为鉴” 或“以史为师”可以陶冶领导干部的精神品格。学习历史的目的在于“继往开来”。马克思把人类的历史比作一部“历史剧”,人既是这部“历史剧”的剧作者,又是剧中人。学习历史,可以把这样一部“历史剧”的真实面貌再现到自己的头脑中,以更好地吸取其中内涵的伦理——审美价值。每部“历史剧”都充满了各种美和丑的生动历史形象,有为国家、民族舍身捐躯的,也有卖国求荣的;有杀身成仁的,也有求生害人的;有岳飞式的民族英雄,也有秦桧式的刽子手;有江姐式的共产党员,也有浦志高式的叛徒……。“千古风流人物”可以经随“大江东去”而“浪淘尽”,但历史中积聚的人类精神品格是“浪淘不尽”的,不仅“淘不尽”,而且还会随着历史发展而愈加熠熠生辉。毛泽东同志说得好:“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的实现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是要靠能从历史中汲取智慧与营养的“今朝”之“风流人物”。

    第三,“以史为鉴” 或“以史为师”可以传承文化财富之精华,提高领导干部的文化素质。历史不但是世世代代的人们创造的一切物质和精神文明成果的记录和总结,同时也是一种文化价值的结晶。学习历史,就等于对历史文化的“温故知新”。由于历史记录人的立场、观点与方法不同,历史文化中就难免会存在一些问题甚至糟粕,尽管领导干部不是专门搞历史研究的,但由于当今领导干部的专业学历与文化水平都存在差异,因此,对于历史知识的学习,必须采取正确的科学态度。这里所说的科学态度,就是坚持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也就是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在学习中坚持批判与继承相结合,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在传承祖国绚丽多彩的历史文化财富中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

    二、领导干部要学习三方面的历史

    第一,领导干部要认真学习中国历史。中国历史是中国人民、中华民族坚持不懈的创业史和发展史,蕴含着十分丰富的治国理政的历史经验和宝贵的思想文化遗产,其中包含着许多涉及对国家、社会、民族及个人的成与败、兴与衰、安与危、正与邪、荣与辱、义与利、廉与贪等方面的经验与教训。领导干部要通过学习中国历史,了解和懂得自古以来中国人民创造的灿烂历史文化,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在漫长历史发展进程中形成的优良传统,从中汲取思想精华,并结合新的实践不断发扬光大。领导干部要通过学习中国历史,善于借鉴历史上治国理政和社会进步等方面的有益经验,学习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和高尚的精神追求,从中获得精神鼓舞,升华思想境界,陶冶道德情操,完善优良品格,培养浩然正气,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认真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经受住“四个考验”,有效防止“四个危险”,为党和人民的事业不断作出自己的贡献。

    第二,领导干部要认真学习鸦片战争以来的中国近现代历史。19世纪40年代,西方列强用大炮、鸦片和廉价的商品,把本已在中国封建社会后期孕育着的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独立发展进程割断了,使中国一步步地沦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有压迫就有反抗,可以说,整个中国近代史就是一部战争史,如两次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英法联军和八国联军入侵、辛亥革命、北伐战争、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从1840年到1949年的110年间,中国人民经历了多少次的抗争和多少次的失败。这段历史告诉我们:有过农民政权的建立,有过清王朝的灭亡,有过帝制复辟,有过资本主义民主制度的试行,但这些都是昙花一现,都不能挽救中国及中华民族的命运。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从此,中国革命的面貌为之焕然一新。历史充分证明,只有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领导干部学习中国近现代史,可以深入了解我们伟大祖国经历的刻骨铭心磨难、我们伟大民族进行的感天动地奋斗、我们伟大人民创造的彪炳史册伟业,深刻认识近现代中国国情和中国社会发展规律,深刻认识历史和人民选择中国共产党、选择马克思主义、选择社会主义道路、选择改革开放的历史必然性,增强励精图治、奋发图强的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更好地继承和发扬近代以来中国人民的爱国主义精神,继承和发扬前辈共产党人建立的优良革命传统,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

    第三,领导干部要认真学习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是中国近现代以来历史最为可歌可泣的光辉篇章。中国共产党90年的历史,是党带领人民不断把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事业推向前进的历史,所取得的成就与进步伟大辉煌,所经历的困难与风险也世所罕见。领导干部学习90年党的历史,可以更加充分地认识我们党的光荣伟大,充分认识我们党领导人民取得的辉煌成就,充分认识我们党带领人民在应对各种困难和风险的考验中披荆斩棘、不断开辟胜利道路所展示出来的巨大勇气、巨大智慧和巨大力量,从而进一步增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信心。

    三、西藏的领导干部,尤其要认真学习西藏历史

    作为中国的边疆少数民族地区,西藏自近代以来就一直处在分裂与反分裂斗争的前沿,特别是在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以后,国际上的民族分裂意识越来越强烈,这势必影响到中国边疆民族地区的局势,西藏也不会例外。况且西藏自20世纪上半叶以来,就有一个西方别有用心蓄意制造的旨在分裂中国的“西藏独立”问题。进入新世纪,西藏社会存在着和全国一样的人们对物质文化的需求同落后社会生产之间的主要矛盾,同时还存在着同达赖分裂集团进行斗争的特殊矛盾。因此,西藏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就必须按照习近平同志在去年中央党校秋季开学典礼上强调的,要加强对历史知识的学习与了解。这既是做好各项工作的需要,也是深入开展反分裂斗争、维护祖国统一的需要。从西藏的实际出发,领导干部要认真学习三个方面的历史知识。

    第一,要学习西藏与祖国的关系史。西藏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一部分,西藏人民与各族人民共同缔造了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共同缔造了统一的中国。历史事实证明,早在公元前居住在西藏高原的先民就与生活在中原的人们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公元七世纪初,西藏的赞普松赞干布第一次统一了青藏各部落,建立了吐蕃王朝,并先后两次遣使到唐求婚,唐朝的文成公主进藏和亲,为西藏地方带来了酿酒、碾磨、纸墨等先进生产技术,松赞干布被唐朝皇帝封为“驸马都尉”、“西海郡王”。元朝时期,中央政府直接管理西藏地方事务,结束了地方割据局面。1247年,西藏萨迦派高僧萨迦班智达·贡噶坚赞带领西藏僧俗领袖归附蒙古汗国。元朝皇帝册封西藏萨迦派法王八思巴为帝师,总管全国佛教事务,并且设立专门的机构——宣政院,对西藏全面施政,通过任命官员、设置军政机构、派驻军队、封王镇守、清查户口、确定赋税、设置驿站等措施,确立了中央政府对西藏地方的完全主权。明朝在承继元制的基础上,对西藏的管理机构进行了必要调整和加强,实行“多封众建”政策,将西藏地方各个宗教势力纳入统一管理之中。清朝时期,顺治和康熙两位皇帝分别册封了五世达赖喇嘛和五世班禅喇嘛,后来还设置了驻藏大臣、建立了噶厦和噶伦制度,凡议所事都须报驻藏大臣并达赖喇嘛核准后予以颁布。为革除活佛转世中存在的弊端,规范仪轨,又设立了“金瓶掣签”制度来确定藏传佛教的活佛转世灵童。中华民国成立后,立即宣布要建立合汉族、满族、蒙古族、回族、藏族等民族为一体的共和国。1940年,国民政府的蒙藏委员会委员长吴忠信到拉萨主持十四世达赖坐床仪式。1949年初,国民政府还派特使参加了九世班禅转世灵童的庆典。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于1951年5月23日签订了《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史称十七条协议)。《十七条协议》的签订,标志西藏实现了和平解放。

    第二,要学习西藏地方近代史。所谓的“西藏问题”开始于近代,了解和掌握这部分历史有着特殊的意义。近代以来,尤其是英帝国主义于1888年和1904年发动了两次旨在侵略中国、瓜分中国的侵藏战争。其后,美国也插手西藏事务,培植亲西方的分裂势力,策动“西藏独立”。与此同时,西方反华势力和分裂主义分子也不断“著书立说”,极尽造谣污蔑之能事,颠倒是非,混淆黑白,向世人“介绍”被歪曲了的西藏历史真相,以至于使世人、乃至于一些西藏人都陷入了困惑迷茫之中。墨写的谎言掩盖不了血写的事实。近代以来,在殖民主义、帝国主义不断侵略西藏、策动“西藏独立”的同时,西藏的爱国力量也在不断奋起反对分裂,维护祖国统一。这一侵略与反侵略、分裂与反分裂的斗争史不是西藏藏族人民的孤军奋战史,而是与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在一起共同斗争的一部完整历史,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驱逐帝国主义势力、维护国家统一的历史,从而粉碎了西方反华势力“西藏独立”的迷梦,防止了地方的分裂,这才是西藏地方近代史的真实面貌。通过学习西藏地方近代史,可以使领导干部认识和了解在中国近代史大背景下西藏的近代史,认清所谓“西藏问题”和“西藏独立”的实质。

    第三,要学习西藏现代史。西藏现代史,就是西藏和平解放以来的历史。西藏和平解放60年来,在中国共产党和中央人民政府领导下,历经平叛斗争、民主改革、自治区成立、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的伟大历史进程,现代化建设事业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社会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的命运发生了深刻的改变。这是西藏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伟大成果,也是中国实行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民族政策的生动体现。

    短短60年,跨越上千年。在这60年里,中国共产党在西藏忠实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切实维护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大力推进为民、惠民、富民工程。在党中央的关怀下,举全国之力支援西藏建设,西藏各族人民也以当家作主的主人翁姿态建设新西藏、创造新生活、抒写新辉煌。今天的西藏,经济发展,社会稳定,民族团结,边防巩固,人民安居乐业。

    总之,通过学习这些历史,西藏领导干部可以在偏处一隅的青藏高原上像喜马拉雅山的高度和雅鲁藏布江的深度一样观察和认识问题。通过学习这些历史,有助于西藏领导干部进一步认识反分裂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尖锐性,认识达赖集团政治上的反动性、宗教上的虚伪性和手法上的欺骗性,在反分裂斗争中自觉做到认识不含混、态度不暧昧、行动不动摇,坚定不移抓发展,旗帜鲜明反分裂,为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和社会的长治久安尽职尽责;有助于西藏领导干部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牢记党的宗旨,加强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坚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不动摇,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不动摇,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动摇,坚定推动经济跨越式发展和社会长治久安的信心和决心;有助于西藏领导干部进一步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奋发图强,积极作为,紧紧围绕科学发展这一主题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一主线,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坚定不移地走有中国特色、西藏特点的发展路子,努力实现建设小康西藏、平安西藏、和谐西藏、生态西藏的目标。

    (作者:王学阳  西藏社会科学院副院长、西藏社科联主席)

[责任编辑:闫天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