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bak> 实践探索

北京探索新路径破解城乡结合部管理难题

2012-06-21 10:09:46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法制网 

  因地制宜分类推进一体化、社区化模式

  位于北京市丰台区的分钟寺村,下辖7个自然村,常驻人口5700余人,流动人口却常年保持8万余人。近年来,“瓦片经济”成为村民主要的经济来源,村内不仅私搭乱建遍布,而且游商小贩随处可见,治安状况可想而知,在村民的满意度测评中,不满意率竟然达到100%。而与此同时,该地区农居混杂,城乡二元化的特征非常明显,村委会管不着,居委会管不了,使得分钟寺的管理成了丰台区的老大难问题。

  为了打破这一管理瓶颈,2010年,丰台区开始尝试在该地区推行所谓“一元化”管理的新模式,即向村民、居民和流动人口提供趋同化的服务。  

  丰台综治办副主任王丰霖解释说,实行“一元化”的管理最重要的在于整合资源,组建“一元化”的综合协调领导小组,将地区村委会和居委会主要领导都吸纳其中,属地公安、城管、工商等职能部门全部作为小组成员,共同参与地区的管理工作。“领导小组的成立将各种管理力量都捆绑在了一起。而在此基础上,我们还按照各村边界、农居分布等因素,将地区划成网格单元,在每个网格落实责任人,推行地区的精细化管理,同时淡化农民、居民的概念,强化市民意识,将不同群体、不同地域的人员全部吸纳来参与地区的社会管理和治安工作,形成了地区管理群策群力的局面。”

  据了解,“一元化”的模式在分钟寺地区试点不到半年时间,刑事发案和“110”警情就同比分别下降了15.3%和14.3%,街头案件发案率为零,治安形势明显改观,治安现状满意率上升到80%以上。目前,村居一体化的管理模式,在北京市海淀、朝阳等区已普遍推开,城乡结合部的村居混杂地区均建立起了居民服务中心和社区社会服务管理综合工作站,各社区(村)社会秩序、社区服务和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等职能作用得到进一步加强。

  而与分钟寺这种二元化结构为突出特点的地区不同,北京还有很多城乡结合部地区仍以农村管理体制为主,如何防止这些城乡结合部的边缘地带演变成为新的治安乱点地区,也是城乡结合部地区管理要解决的重要课题。

  对此,首都综治办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北京从2010年开始,在这些地区全面推进村庄社区化建设,在全面加强农村社区环境建设的基础上,在村内全部建起包括警务工作站、巡防工作站、流动人口服务站、民调室、监控室等“三站二室”在内的村庄综治维稳中心(站),将社会福利、计划生育、医疗卫生等各项公关服务“搬进”村庄,将城市社区的服务管理模式逐步引入到城乡结合部地区的村庄,不断提升这一地区的社会管理水平。

  据统计,两年多来,北京市累计投入资金20.5亿元,在全市城乡结合部地区的668个村庄全面实行了社区化管理,村民的幸福感指数不断攀升。

[责任编辑:王苗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