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公安重拳缉枪治爆 市民举报最高获2万奖励
6月19日,记者从缉枪治爆暨禁赌专项会议上获悉,针对海南涉枪涉爆问题依然突出的形势,进一步加强全省社会管理工作,推进缉枪治爆取得新的成效,为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省综治委对海南下一阶段缉枪制爆工作做出具体部署。省委常委、政法委书记、省综治委主任肖若海出席并发表讲话。
据会议获悉,当前海南涉枪涉爆犯罪问题主要体现在:一是涉枪涉爆犯罪活动极易反弹;二是“枪黑毒”等犯罪合流趋势明显;三是非法制贩枪爆活动发生新的变化,一些不法分子为牟取暴利,把成本低廉的仿真枪、发令枪、射钉器改装成具有杀伤力的枪支。一些非法矿点、关闭矿点大量私制、私存、私用爆炸物品的现象比较突出。四是通过网络和物流渠道贩卖枪支问题日益突出。
会上,肖若海就全省缉枪治爆工作提出要进一步统一思想,充分认识深入推进海南缉枪治爆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进一步强化专门措施,推进缉枪治爆专项行动向纵深发展,广泛宣传发动群众举报,打一场缉枪治爆的人民战争。要加强安全监管和巡逻防范,主动铲除滋生涉枪涉爆犯罪的土壤。要落实领导包干、部门分工责任制,充分发挥各有关部门的工作积极性。要坚持主动出击的方针,打好“灭枪”行动攻坚战。要创新工作思路,积极开辟“网上灭枪”新阵地。六要实施整体查控,坚决堵住非法枪爆物品流通的渠道。
进一步建立健全部门联动机制,推动海南缉枪治爆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统一,加强组织领导,抓好协作配合。要加强考核奖惩,抓好责任落实。要加强统筹协调,抓好整体推进。
肖若海指出,全省要全力开展灭枪攻坚行动,坚决把涉枪涉爆犯罪活动嚣张气焰打下去,始终保持对涉枪涉爆犯罪的主动进攻和严打高压态势。以“破大案、追源头、捣窝点、摧网络、断销路”为重点,迅速组织开展灭枪攻坚行动,重点打击涉枪犯罪,切实形成规模化打击震慑效应。近年来,海南持续不断地开展了缉枪治爆专项整治,取得了一定的经验和成效。近日,海口、昌江两地公安机关先后查获2起非法私藏硝酸铵与私制炸药案件,抓获违法犯罪嫌疑人22人,查获硝酸铵化肥127吨、硝酸铵与柴油混合物114吨,私藏炸药65箱。
肖若海要求,全省各级公安机关要紧密结合执法办案情况,加强对涉枪涉爆案件线索的梳理,始终保持对涉枪涉爆犯罪活动严打高压态势的同时,坚持打防结合、标本兼治,更加注重关口前移、源头防范。要加强主动防范,坚持把公开巡逻与便衣巡逻、流动巡逻与固定守护、专门力量与依靠群众有机结合起来,加强对重点地区、重点场所、重点部位的巡逻防范控制,切实提升控制能力,着力压缩犯罪空间。坚持从案到人、从人到枪、深挖细查、一追到底。侦办涉黑涉毒案件,要与涉枪案件实行捆绑侦查,及时发现追查涉枪犯罪线索,决不放过一人一枪。
要进一步加大涉枪涉爆在逃人员缉捕力度,力争尽快抓获一批逃犯。要坚持网上查控与网下管控相结合、网上发现与网下核查相结合、网上监控与网下深挖相结合,集中力量开展“净网”行动。要在全面加强网上清查、封堵删除涉枪涉爆有害信息的基础上,全面排查涉嫌贩卖枪支弹药的QQ群、重点网站和淘宝网店,主动挖掘非法枪支弹药持有人员线索,查清贩卖枪支网络体系结构,追踪买卖枪支弹药支付渠道。要进一步创新打击网上贩卖枪爆物品违法犯罪工作机制,进一步净化网络环境。
肖若海强调,公安、国家安全、海关、邮政等有关部门要实施整体查控,坚决堵住非法枪爆物品流通的渠道,充分利用各部门的职能优势,坚持联查、联控、联勤,全力查堵、拦截非法走私、贩运的枪爆物品。要深入物流、寄递企业进行实地检查,严格落实收寄验视制度,建立健全情况报告、发现奖励和责任追究制度,坚决堵住通过寄递物流环节贩运枪爆物品渠道。对企业员工主动发现、主动报告、查获重大贩运枪爆物品案件的,要给予重奖。加强考核奖惩,抓好责任落实。对工作责任不落实、打击整治不到位,导致本地区内发生重大涉枪涉爆案件的,要严格倒查追究责任。据了解,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海南缉枪治爆工作将采取打击、防范、管理、建设、教育等多种手段,全面清理收缴流散在社会上的非法枪支弹药和爆炸物品,深挖、严打涉枪涉爆违法犯罪活动,严密涉危涉爆单位的安全监管。同时广泛宣传发动群众举报,着力形成全民参与的强大声势。
为对海南缉枪治爆工作取得实效,激励群众举报涉枪涉爆等违法犯罪线索的积极性,海南省公安厅向社会公布了举报办法:信件寄至海口市滨涯路9号海南省公安厅治安警察总队,邮政编码:570302;电子邮箱:jqzb6430@163.com;举报电话:0898-68836430(海南省公安厅治安总队)。海南省公安机关同时向社会公布了,举报涉枪涉爆违法犯罪线索奖励办法:举报线索经公安机关查证,按照“属地管理”原则,由查破案件的公安机关通知举报人并给予举报人500元——20000元不等的奖励。(记者毛雷、通讯员宋洪涛、赵文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