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消防围绕“四大国家战略”加强社会管理创新
请洋专家当老师提高火灾扑救能力
浙江省舟山市新城区会议室里,一场特殊的授课正在进行。一位金发碧眼的外国人在讲台上侃侃而谈,在下面聚精会神听讲的是六十多位身着武警制服的公安消防军官。
这名叫迈克尔•索伦森的外国人来自美国工业消防协会,应浙江省公安消防总队邀请,专程来这里给总队领导和全省11个公安消防支队的支队长、防火处长、参谋长们传授如何扑救油罐火灾。
省公安消防总队政委程永利向法制网记者介绍,去年3月份以来,国务院先后批复在浙江省建立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舟山群岛新区、义乌市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温州市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围绕“四大国家战略”,浙江省公安消防部队不断加强社会管理创新,扎实做好消防安全工作,目前,全省已编制修订消防规划646份,建成综合性应急救援队伍110支、乡镇和街道消防工作站462个,公安派出所消防工作办公室683个,保障体系不断完善,惠民举措不断深化。
作为“四大国家战略”之一,舟山群岛新区拥有大小油库30余个,储罐容积约1045万立方;一级以上油品装卸码头10余个,30万吨级油品码头3个;一级以上油库9个,储量达995余万立方,成为名副其实的“石油岛”。
“舟山石油储运行业的消防安全已成为全省消防工作的重要课题。”程永利对法制网记者说,如果这些规模庞大的石化储备设施发生意外,光靠我们公安消防部门能不能调派足够力量处置,能不能成功“拿下”?说句老实话,一开始,我们心里没底,没有绝对胜算。
有鉴于此,浙江省公安消防总队在舟山召开了全省服务保障“四大国家战略”大发展大提升消防安全工作研讨会,请迈克尔•索伦森讲课就是其中的一大重要内容。
迈克尔•索伦森介绍了2001年美国奥赖恩—诺科82米直径汽油罐火灾扑救、波多黎首府圣胡安市储油基地22个油罐火灾扑救、BP墨西哥湾海上钻井平台救援等多起成功案例为背景,客观分析了大型油库的危险性和灾害成因,详细讲述了扑救各类大型油罐火灾的人员数量编排、泡沫等灭火剂的需求量、消防设备系统的配置、扑救战术等内容。
包括程永利政委、冷俐总队长在内,台下听讲的消防军官们频频点头,并不时地举手发问,油罐起火后先冷却周边油罐还是先冷却着火油罐?中国的油罐间距小,而环形车道作业面又有限,这样的情况该如何进行扑救?扑救油罐火灾如何兼顾环境污染保护?双方交流环节,迈克尔•索伦森一一作答。
“听了讲座,我的收获是,要避免大型石油储罐不会发生火灾爆炸的错误观点,随时做好灭火救援的准备。”宁波市公安消防支队副支队长张洪义说,当然,听了讲座,信心也更足了,只要有完善的应急救援体系,制定了科学的大型油库灭火预案,配备了精良的灭火装备,在第一时间调集足够的参战力量、充足的灭火药剂,掌握了主动权,大型油库火灾爆炸事故是完全可以扑救的。
服务保障“四大国家战略”,浙江省公安消防部队有理论学习也有实战演练。5月22日下午,宁波公安消防支队就在镇海港务局举行过石油化工企业火灾实战拉练。
“作为现代海洋经济的重要内容之一,海洋油气业近年来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长足发展,宁波东区石化企业众多,已成为国家重要的石化产业基地。”宁波公安消防支队支队长傅绍荣告诉法制网记者,为适应新形势,宁波消防支队经多发科学论证,制订了灭火救援全勤指挥部应急处置预案、东片化工区域灾害事故处置方案等预案,并且通过实战演练找出不足,改进提高。
5月22日下午15时30分,液体化工储罐区3406号化学储罐发生“火灾”。在指挥部远程可视化指挥下,港务局消防大队第一时间出动5辆消防车,3分钟后到达现场,立即开展火情侦察。在基本掌握现场情况后,派遣32米高喷车举高对着的3406号储罐东南面进行冷却灭火,1辆泡沫水罐车停靠3408号储罐南面,出两支泡沫枪扑救地面流淌火,其余车辆负责供水和利用固定设施对周边罐体进行冷却。
10分钟内,支队所属十几个大队、中队的24辆消防车全部到达现场。经过60分钟紧张而有序的战斗,“大火”被彻底扑灭。傅绍荣对法制网记者说,通过拉练,参演官兵对力量调集、灭火处置措施、信息传递等环节有了进一步深刻认识,有效确保了今后发生石油化工火灾时,能够做到快速反应、科学处置,最大限度减少危害。
在舟山会议上,省公安消防总队党委还对下一阶段加强社会管理创新、更好地服务保障“四大国家战略”进行了再动员再部署。程永利向法制网记者透露,他们将进一步提升消防行政审批效能,按照重心下移、权责一致原则,能放则放,进一步扩大基层大队的消防行政审批权限。按照审批时限减少不低于30%原则,进一步明确消防设计审核、验收和备案抽查等时间下限,快审快批,特事特批,尽量缩短审批备案时限。同时,加强综合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强化社会应急联动,扩展消防专业力量,建设一支灵活机动、专业精干、处置高效的综合应急救援队伍,切实提高服务保障能力。(法制网浙江舟山6月18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