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bak

忠诚为民公正廉洁 五位英模讲述感人事迹

2012-06-18 18:41:37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检察日报 

  真心为民就要“向前一步” 

  上海市杨浦区检察院 葛海英 

  为了让汤某尽快有个安稳的栖身地,我常常是吃几粒药片就奔街道、动迁办。

  我从事检察工作已经30多年,2005年走上控申工作岗位。7年来,我先后处理各类来访案件140多起,全部案结事了、息诉罢访,没有出现反复,得到了各级领导的充分肯定,赢得了来访群众的信任、尊重和好评。有人问我是怎么做到的,其实,也没有什么诀窍,我就信守一条:服务群众,向前一步!

  为什么这么说?我始终认为,人都是重感情的;老百姓都是明事理、讲道理的;你敬群众一尺,群众就敬你一丈。基层控申工作“向前一步”就必须礼在先、情先到,放低身段、靠前做工作,用热心、耐心、诚心消弭来访群众的对立,打开他们的心结,赢得他们的信任。

  处理上访案件多了,一些年轻的同事不理解,认为对“闹访”的人不应该迁就。但我不这样认为。在我看来,没有“闹访”的群众,只有“诉苦”的百姓。群众有情绪要理解、有气得让他们消解、有苦得让他们有处诉说,一时过激不要计较,要疏导,决不能激化矛盾。

  四处上访17年的六旬老汉汤某来信反映:上世纪90年代初,他因受到举报被司法机关采取强制措施羁押,后因证据不足撤案释放。由于没有及时凭释放证明申报户口,随后又经历动迁、离婚等变故和纠纷,与家人断绝了往来,要求补办户口和身份证件等,无人理会。2008年底,汤某查出患有淋巴肿瘤,正值壮年的儿子又突然过世,极度悲伤的他对生活已心生绝望。当我根据汤某提供的住址前去找他时,租来的屋子已空无一人。邻居告诉我,因长期交不起房租,汤某已流落街头,经常在浴室、公园、车站过夜。时值盛夏,我顶着三十八九度的高温四处寻找,终于在一处破旧的垃圾处理场附近找到蓬头垢面、神情憔悴的汤某。看着这个衣衫褴褛的孤苦老人,我忍不住一阵阵的心酸,当即带他回到原来的出租屋,掏出3000元帮他支付了租金。当时,我自己正遭受带状疱疹折磨,但为了让汤某尽快有个安稳的栖身地,我常常是吃几粒药片就奔街道、动迁办。房屋、户口等问题彻底解决后,持续信访十几年的汤某老泪纵横,送来一面锦旗,并郑重承诺不再上访,一定用余生报答党和政府的救命之恩。

  信访人张某,13年前因为贪污犯罪,被我院立案侦查并提起公诉,刑满释放后,妻子和他离了婚,母亲去世后留下来的一套房挂着他姐姐的名,他本人因为户口冻结进不去。一无所有的张某将心中所有的愤懑都归于司法机关,四处上访。摸清情况后,我主动和公安局、房管局等部门联系。不久之后,张某终于拿到了新户口本,养老保险也有了着落。

  张某的事情虽然解决了,但我总觉得有些工作还没做完。考虑到涉检信访环节缺少法律援助,以致许多当事人的诉求迟迟得不到解决,我牵头联络区司法局,促成区检察院与区司法局共同签订了《为涉检信访人提供法律援助的协议》。考虑到张某坚持认为司法机关对他的定罪处理没有依据,无论怎么解释都无法让他觉得“判决是公正的”,我请来特约检察员、复旦大学著名法学教授,站在中间立场释法说理,终于使张某释怀。现在,这种“借外援”的做法已用在多起案件中,起到了良好效果。

  为了更好地把握当事人的心理,我利用业余时间进修心理咨询课程,获得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资质,并将心理咨询、回访约谈引入信访接待工作中,巩固息诉罢访成效。

  去年5月,我在东方网开通实名微博,尝试建立网络信访通道,没想到开通之后,很多当事人通过“悄悄话”形式给我留言。如今,我已发布博文3600余条,拥有粉丝4000余名,受理涉检信访5起,化解2起,稳控3起。

  看守所里“一堵挡风的墙”

  山东省苍山县检察院 李树德

  “李科长,如果能早点认识您,该多好呀,我就走不到今天这一步……”

  34年前,我由一名农村青年参军入伍。15年前,我转业到山东省苍山县检察院从事驻所检察工作。

  我所在的苍山县经济相对落后,每年外出务工、经商多达30万人,不少人在流入地有了固定职业、扎下了根。然而,一旦外出流动人口被判处较轻刑罚、需要进行社区矫正时,不得不回原籍所在地,但苍山就业岗位很少,回原籍接受矫正的人员很难找到工作,有的连基本的养家糊口都无法保证,很难达到预期的法律效果。

  如何在社会资源充分调配、社会人口广泛流动的时代背景下,满足社区服刑人员的流动要求,确保既依法管理、又有效监督呢?经过认真思考,我前后十余次到长三角地区调研,大胆提出依托苍山县委驻沪、驻苏流动党委,在上海、苏州两地分别建立驻外社区矫正中心的设想,得到了县政府和院领导的高度重视。2010年4月,我院和司法局共同制定出台了《流动社区矫正人员对接监督管理办法》,并在全国率先建立了两个驻外社区矫正中心。

  2005年7月的一天,在与死刑犯吴某谈话时,得知他打工所挣的760块钱被办案民警扣押了,没有归还。当时,吴某被外地公安机关抓获、羁押,转到本县后,案子又先后经过市县两级公检法等多个机关、多个承办人,而且时间已过去将近一年。吴某所说的这760块钱到底属不属实,即便属实,又从何处入手呢?

  在此后的两个星期里,我乘车数百里,先后三次赶赴外地,查清了这笔款的扣押单位。经多次沟通协调,问题终于解决了。当我把760元钱一分不差地交到吴某手里的时候,已经对这事儿不抱任何希望的吴某把钱攥在手里,嚎啕大哭。和他同监室的在押人员也深受触动。

  几个月后,吴某被核准死刑。临刑前,吴某提出要见见我。当我来到吴某跟前时,这个五尺多高的汉子突然双膝跪地,失声痛哭:“李科长,如果能早点认识您,该多好呀,我就走不到今天这一步……”

  2008年的一天,一名在押人员向我反映,他曾主动向监管人员检举和提供了某些破案线索,但都石沉大海。我立即意识到,里面可能存在严重问题。经过秘密初查,发现这些线索被监管人员许某“移花接木”到另一个职务犯罪在押犯身上,有伪造假立功嫌疑。

  锁定对象后,我的心里五味杂陈。许某和我一样,也是一名军转干部,和我同年入伍,又在看守所一起工作多年,工作上配合得很融洽。他的家境非常困难,妻子长年下岗,儿子也没有工作,年过八旬的双亲在农村,全家老小的口粮就靠他一个人的工资维持。所以,当所有的线索都指向他的时候,我的心情非常沉重。查下去,多年的同事将身陷牢笼;如果不查,驻所检察的职责何在?法律的尊严又何在?

  在院领导的大力支持下,我打破情面,带领办案组,仅用半个月时间,就将案件侦查终结。最终,许某被判处有期徒刑四年。

  15年来,我先后发现并纠正管教人员违法现象40余起,防止在押人员自杀、行凶、脱逃等重大事故10余次,被大家比喻成。15年来,我从全面提升监所检察规范化建设水平做起,不仅甩掉了落后的帽子,还连续在全市业务考核中位居第一,苍山驻所检察工作成为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从一名积极要求进步的农村青年到一名军官再到一名检察官,我的位置和角色不断在变,但我的本色没有变,对老百姓纯朴的感情没有变,对工作的一腔热情没有变,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我对党、对祖国、对人民的忠诚永远不会变!

  公正是检察官心中的一盏灯

  青海省西宁市检察院 沙沨

  这位曾对我破口大骂的父亲却说了这样一句话:“沙检察官不是这样的人,我以前就认识她,她不会做这样的事!”

  我是1995年到检察院工作的。从穿上检察服的那一天起,听得最多的就是:办案要公正,执法要公正,行事要公正。特别是走上公诉工作岗位后,我更是严格依法,秉持公正,先后办理西宁市建国以来第一起黑社会性质犯罪、青海省建国以来最大的非法贩卖野生动物犯罪等500多起案件,改变定性、发现漏罪和余罪40多起,追诉犯罪嫌疑人数十人,没有出现错误和纰漏。

  回想几年前办理的一起轮奸案,两名被告人的年龄均不满十六周岁,但犯罪情节却非常恶劣。案件受理后,第二被告人的父亲通过我非常要好的朋友找到我,希望能将他的孩子认定为从犯,在法庭上为孩子发表减轻处罚的意见。这名父亲多次给我送礼,都被我婉言谢绝。无奈之下,他到我办公室哭诉,甚至跪下哀求。说心里话,看着这位年迈父亲绝望而无奈的眼神,已为人母的我很是揪心。然而,随着对案卷的深入审查,我发现这名被告人虽然年龄比同伙小,但是在案件中却起着主要作用,应当承担主要责任。如果我没有看出问题的关键,是业务水平问题;而看出了问题,却患得患失,不能公正执法,说轻了是私心,说重了就是渎职。法律的灵魂是公平正义,你可以有慈悲之心,但不能有徇私之举。最终,我依法将他的孩子从第二被告人调整为第一被告人,向人民法院提起公诉。

  当这位父亲接到起诉书后,气得在电话中对我破口大骂,而我的那位朋友也觉得我这事办得“不地道”,与我断了来往。谁知两年后,我又办理一起在我市有特大影响的恶性案件,该案造成两死五伤的严重后果,当事人情绪都非常激动,到我院群体上访。在接待被害人亲属时,我又见到了这位父亲。当其他上访人质问我是否收了被告人好处时,这位曾对我破口大骂的父亲却说了这样一句话:“沙检察官不是这样的人,我以前就认识她,她不会做这样的事!”

  2003年,我办理西宁市建国以来第一起带有黑社会性质的案件。以马某为首的26名被告人涉及故意伤害、抢劫、强奸、非法持有枪支等多个罪名。首犯的家属找到我,让我手下留情。在用重金贿赂被拒后,被告人家属绝望至极,拿出我孩子的照片狠狠地拍在桌上,声称让我看着办。我不惧恐吓,加班加点仔细阅卷,制作了近百页审查材料。法庭上,我与18名辩护人针锋相对,将对方的辩解一一驳斥,26名被告人当庭认罪。

  这些年来,我严格依法,公正办案,获得了各级领导的充分肯定和人民群众的广泛好评,但最触动我心灵的赞誉,却来自一群被告人的父母亲。2007年,我办理马某等六人抢劫案。六人中有成年人,也有未成年人,在实施抢劫时,每人分工不同,彼此协作,多次联合作案。经过仔细阅卷后,我给本案制定了一个周密的公诉计划,在法庭上针对每一个被告人逐一发表公诉意见,谁应从重处罚,谁应减轻处理,逐一充分举证,并适时进行法庭教育。最终,法院采纳了我的公诉意见,针对每一个被告人在犯罪中的不同作用定罪量刑。庭审结束后,一名辩护律师走过来对我说:“你知道这些被告人的父母亲是怎么说你的吗?他们说,你这个公诉人真公正。”刹那间,我的泪水几乎要夺眶而出。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对于一名公诉人来说,有什么荣誉能够比获得老百姓“公正”的评价还要高、还要神圣呢?

  公正,是每个检察官心中的一盏灯,只有用自己的实际行动,点燃这盏灯,才能照亮前行的每一步。

  我愿固守这份清贫

  辽宁省庄河市检察院 郭有利

  在我的衣服口袋里有两样东西必不可少——速效救心丸和花生米。一个是救命的、一个是缓解胃痛的。

  我是1988年由部队转业到检察机关工作的。虽然脱下了军装,但我仍告诫自己,要像战场上的军人那样,在检察战线上冲锋陷阵。在从事反贪工作15年间,我主办各类经济犯罪案件100余件,立案准确率、移送起诉率和有罪判决率均为100%,通过办案为国家挽回经济损失1500余万元,先后5次荣立个人三等功、5次荣立个人二等功,并获得大连市劳动模范、辽宁省“人民满意的政法干警”、辽宁省先进工作者等荣誉称号。

  2011年,我主办一起水利站贪污窝案。办案之初,对案件的定性存在两种不同意见,一种认为应定贪污罪,一种认为应定私分国有资产罪。如果定贪污罪,几名犯罪嫌疑人都将受到法律追究;但如果定私分国有资产罪,他们就会因犯罪数额没有达到立案标准而逃脱法律制裁。为此,朋友、当事人亲属纷至沓来,有拐弯抹角说情的,有不惜重金送礼的。作为案件主办人,我很清楚,只要在侦查取证中稍带倾向,案件就会出现不一样的结果。但我没有为金钱所动,排除种种干扰和阻力,坚持将几名犯罪嫌疑人以贪污罪提起公诉。

  2009年,我在查办某中学校长王某贪污案时,一个好朋友找到我,希望能通融一下,并承诺只要把事办成会给我丰厚的报酬。我意味深长地对他说:“他是你的朋友,我也是你的朋友,难道为了他你就忍心害我,让我执法犯法?”听了我的一席话,朋友很不理解:“这件事只有你知我知,你不说我不说有谁知道?在庄河这个你生活了几十年的地方,较真对你有什么好处?”可我依然不为所动,明确表示要依法办理此案,气得朋友摔门扬长而去。案件办理完后,这个朋友也想通了,再见到我时真切地说:“之前不能理解你,但事后想想,觉得你是执法者,如果连你都徇私情的话,哪还有正义可言?”

  作为丈夫、父亲和儿子,我没能尽职尽责。妻子三十几岁就下岗,一直赋闲在家;女儿医专毕业10年,一直没有工作。对此,同事们很不理解,都认为凭着我的人脉关系,解决老婆孩子的工作问题,不是一件难事。都说难得糊涂,但在这一点上,我决不能犯糊涂,绝不能做不正之风的追随者。

  原来只听说过“自古忠孝难两全”这句话,2003年,我却实实在在体味到了那份抉择的痛苦。那时,我正带着办案组在外地出差,突然接到父亲病危的消息。一面是手头的案子,一面是病危的父亲,一时间让我心乱如麻、坐卧不安。怎么办?我一时陷入两难境地。但冷静想想,如果我不回去,有兄弟姐妹替我尽孝,让父亲入土为安;可如果我回去,案件就有可能半途而废、前功尽弃。思来想去,我毅然选择了留下。两天后,得知父亲去世的消息时,我只能强忍悲痛在千里之外向父亲作最后的道别。

  熟悉我的人都知道,在我的衣服口袋里有两样东西必不可少——速效救心丸和花生米。一个是救命的、一个是缓解胃痛的。常年的加班加点,使本已不年轻的我患上了多种疾病。有时案情紧急,正在打点滴的我顾不得多想,拔下针头,二话不说便投入到办案工作中,以致晕倒在办案现场。然而就是这样,也丝毫没有阻挡我查办职务犯罪的脚步,没有影响我对自己钟爱的检察事业的热情。

  “清如秋菊何妨瘦,廉似梅花不畏寒”。我知道,尽管我在工作中取得了一点成绩,但离党和人民群众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检察官是清贫的,但我愿意固守这份清贫;检察官是艰辛的,但我在艰辛中享受着快乐;检察事业更是光荣的,我愿意为之奉献我的一生!

  钢铁的意志精彩的人生

  河南省郏县检察院 张琳

  马俊欣对我说,得罪了老领导他可以赔罪挽回情谊,得罪了老百姓就得罪了天,失去的将是难以挽回的民心。

  我是2006年大学毕业后到郏县检察院工作的。记得第一次见到马俊欣时,我呆住了。他在同事的搀扶下,颤巍巍地走了过来,脸上带着亲切的微笑跟我握手寒暄。这样一位身体半残的同志,就是“郏县检察院的第一支笔”?这样一个连走路都很困难的人,如何能在办公室、研究室、案管中心等岗位上做出优秀的业绩?这样一位平凡普通的检察人员,是如何让郏县所有出租车司机每天自发自愿地等着接送他?在敬佩的同时,我的心中充满了疑问。

  在接下来和马俊欣共事的日子里,我亲眼见证了他面对命运顽强不屈、面对工作勤恳敬业、面对群众满腔热忱、面对生活乐观向上的崇高品质,不止一次为他钢铁的意志、精彩的人生感动落泪。

  25年来,马俊欣是全院上班最守时的人。从家里出来,他要下33级楼梯;从单位大厅到办公室,他要上26级台阶。每天他必须用一侧身体拖动另一侧,一点一点挪动,翻越这往返的118级台阶。

  从1987年到1997年的10年间,马俊欣不间断地强化康复训练。为了弥补身体的“短板”,更好地运用自己的法律知识和文笔写好材料、搞好研究、审好案卷,马俊欣花了整整7年时间训练用手写字。单位配备电脑后,马俊欣的右手因神经受损程度不一,难以协调配合,于是他就用一根手指敲击键盘。健全人打字一个小时的工作量,马俊欣往往需要数个小时。但就是这样,马俊欣硬是凭着顽强的毅力,每年撰写材料数十万字,用他的智慧和勤奋,支撑着郏县检察院大量的文字材料工作,并保持了无重大差错、无迟报的记录。

  马俊欣常说这样一句话:“我不能增加生命的长度,但我可以增加生命的厚度。”

  我曾清楚记得,有一天晚上,已经十点多了,我赶回单位拿手机充电器,走到楼梯口时,我被眼前的一幕惊呆了:马俊欣正趴在地上,用不太灵便的右手把左腿一点一点挪到楼梯的台阶上,手抓着栏杆一次次试着站起来。我紧跑过去搀扶他,只见他深蓝色的检察服前胸和膝盖处满是灰尘,右手臂也蹭破了皮。原来,他晚上加班去卫生间时,重重地摔倒在卫生间的地板上,由于同事们都下班了,楼上没有一个人,他用右手撑着地,拖着不听使唤的身子一点一点爬到了大厅楼梯旁。那一刻,我的泪水夺眶而出:“马老师,你就是不来上班,谁会说什么呢?”他却笑着对我说:“我的身体这个样子,我不知道还能走多远。能利用生平所学做些事情,为检察事业尽自己一份力,这是我的幸运,更是我生命意义所在。”

  2009年,马俊欣在案件评查时,发现一个当事人长期上访、检察院在办理过程中确有错误的陈年积案,而案件承办人却是我院已经退休的一位老领导。如果纠正此案,老领导就要受处分;不纠正,于法于理说不通。讨论时,很多人都劝马俊欣,别太较真,这案子已经过去多年,不能在这个时候给老领导抹黑。马俊欣始终低着头不说话,我们都以为他“想通”了。没想到过了几天,老领导受处分的决定却下到了院里。当我扶着马俊欣一步三喘到老领导家登门“道歉”时,我顿时明白了许多。事后,马俊欣对我讲,作为一名法律工作者、一名人民检察官,我们决不能用亵渎法律的方式来维持情谊,决不能因为私情损害法律的尊严,影响人民检察官的形象,危及老百姓对党和政府的信任;得罪了老领导他可以赔罪挽回情谊,得罪了老百姓就得罪了天,失去的将是难以挽回的民心。

  心怀感恩自强奋进

  河南省郏县检察院 马俊欣

  自己虽然残疾了,但我不能成为一个废人,不能成为这个社会的包袱。

  首先感谢大家给我这次汇报的机会。说实在的,这些天来,我的心情一直无法平静。因为在检察机关这个大家庭里,我只是普通的一员,做了一些我应该做的事情,履行了一份应尽的职责,我身体不好,行动不便,和其他同志相比,他们做出的成绩比我更多、更大。但是,组织却给予我这么多、这么高的荣誉,让我感到十分不安。

  在常人看来,我是不幸的。但是,回首25年的风雨历程,我想我是幸运的!都说人一辈子能生活在一个好的时代、上一个好学校、有一份自己喜爱的工作、遇到一群好领导和好同事是幸事,这些,我都赶上了。我真的很幸运,真的很幸福!

  这么多年来,从没人因为伤残歧视过我,甚至连刻意的怜悯都没有。在我受伤的时候,山东大学给予我全力救治;在我生活和工作遇到困难的时候,检察院的领导给予我无微不至的关怀和照顾,亲朋好友给予我悉心的帮扶。夜深人静时,我常想起历任院领导的嘘寒问暖;想起同事们中午给我端到办公室的饭菜,上下楼时对我的保护和帮扶,雨雪天路滑时背我回家的情景;想起邻居深更半夜抱着我的儿子冲进医院时的身影……

  可以说,没有党给予的生命再造,我活不到今天;没有单位一任一任好领导、一茬一茬好同事的关怀帮助,我活不了这么开心;没有亲朋好友、社会人士的关爱,我活不了这么充实。25年来的这些点点滴滴,时时刻刻都在温暖着我、激励着我坚强地走下去。

  25年的时间是短暂而又漫长的。它对我而言,每一天都要解决一些普通人不是问题的问题,克服一些普通人不是困难的困难。

  25年并不是我生命的全部。在这个艰难而温暖的人生旅途中,我不知道自己还能走多远,但我知道,自己虽然残疾了,但我不能成为一个废人,不能成为这个社会的包袱。所以,我只要活着,就要珍惜这来之不易的第二次生命,珍惜党和人民给予的工作机会,就要在自己的有生之年,做得更多、做得更好,用行动来回报党的恩情和社会的关爱,回报同事们的鼓励和亲人的温暖,努力做一名让党放心、让人民满意的人民检察官!摄影:本网记者 程丁

[责任编辑:王苗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