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的意志精彩的人生
河南省郏县检察院 张琳
马俊欣对我说,得罪了老领导他可以赔罪挽回情谊,得罪了老百姓就得罪了天,失去的将是难以挽回的民心。
我是2006年大学毕业后到郏县检察院工作的。记得第一次见到马俊欣时,我呆住了。他在同事的搀扶下,颤巍巍地走了过来,脸上带着亲切的微笑跟我握手寒暄。这样一位身体半残的同志,就是“郏县检察院的第一支笔”?这样一个连走路都很困难的人,如何能在办公室、研究室、案管中心等岗位上做出优秀的业绩?这样一位平凡普通的检察人员,是如何让郏县所有出租车司机每天自发自愿地等着接送他?在敬佩的同时,我的心中充满了疑问。
在接下来和马俊欣共事的日子里,我亲眼见证了他面对命运顽强不屈、面对工作勤恳敬业、面对群众满腔热忱、面对生活乐观向上的崇高品质,不止一次为他钢铁的意志、精彩的人生感动落泪。
25年来,马俊欣是全院上班最守时的人。从家里出来,他要下33级楼梯;从单位大厅到办公室,他要上26级台阶。每天他必须用一侧身体拖动另一侧,一点一点挪动,翻越这往返的118级台阶。
从1987年到1997年的10年间,马俊欣不间断地强化康复训练。为了弥补身体的“短板”,更好地运用自己的法律知识和文笔写好材料、搞好研究、审好案卷,马俊欣花了整整7年时间训练用手写字。单位配备电脑后,马俊欣的右手因神经受损程度不一,难以协调配合,于是他就用一根手指敲击键盘。健全人打字一个小时的工作量,马俊欣往往需要数个小时。但就是这样,马俊欣硬是凭着顽强的毅力,每年撰写材料数十万字,用他的智慧和勤奋,支撑着郏县检察院大量的文字材料工作,并保持了无重大差错、无迟报的记录。
马俊欣常说这样一句话:“我不能增加生命的长度,但我可以增加生命的厚度。”
我曾清楚记得,有一天晚上,已经十点多了,我赶回单位拿手机充电器,走到楼梯口时,我被眼前的一幕惊呆了:马俊欣正趴在地上,用不太灵便的右手把左腿一点一点挪到楼梯的台阶上,手抓着栏杆一次次试着站起来。我紧跑过去搀扶他,只见他深蓝色的检察服前胸和膝盖处满是灰尘,右手臂也蹭破了皮。原来,他晚上加班去卫生间时,重重地摔倒在卫生间的地板上,由于同事们都下班了,楼上没有一个人,他用右手撑着地,拖着不听使唤的身子一点一点爬到了大厅楼梯旁。那一刻,我的泪水夺眶而出:“马老师,你就是不来上班,谁会说什么呢?”他却笑着对我说:“我的身体这个样子,我不知道还能走多远。能利用生平所学做些事情,为检察事业尽自己一份力,这是我的幸运,更是我生命意义所在。”
2009年,马俊欣在案件评查时,发现一个当事人长期上访、检察院在办理过程中确有错误的陈年积案,而案件承办人却是我院已经退休的一位老领导。如果纠正此案,老领导就要受处分;不纠正,于法于理说不通。讨论时,很多人都劝马俊欣,别太较真,这案子已经过去多年,不能在这个时候给老领导抹黑。马俊欣始终低着头不说话,我们都以为他“想通”了。没想到过了几天,老领导受处分的决定却下到了院里。当我扶着马俊欣一步三喘到老领导家登门“道歉”时,我顿时明白了许多。事后,马俊欣对我讲,作为一名法律工作者、一名人民检察官,我们决不能用亵渎法律的方式来维持情谊,决不能因为私情损害法律的尊严,影响人民检察官的形象,危及老百姓对党和政府的信任;得罪了老领导他可以赔罪挽回情谊,得罪了老百姓就得罪了天,失去的将是难以挽回的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