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愿固守这份清贫
辽宁省庄河市检察院 郭有利
在我的衣服口袋里有两样东西必不可少——速效救心丸和花生米。一个是救命的、一个是缓解胃痛的。
我是1988年由部队转业到检察机关工作的。虽然脱下了军装,但我仍告诫自己,要像战场上的军人那样,在检察战线上冲锋陷阵。在从事反贪工作15年间,我主办各类经济犯罪案件100余件,立案准确率、移送起诉率和有罪判决率均为100%,通过办案为国家挽回经济损失1500余万元,先后5次荣立个人三等功、5次荣立个人二等功,并获得大连市劳动模范、辽宁省“人民满意的政法干警”、辽宁省先进工作者等荣誉称号。
2011年,我主办一起水利站贪污窝案。办案之初,对案件的定性存在两种不同意见,一种认为应定贪污罪,一种认为应定私分国有资产罪。如果定贪污罪,几名犯罪嫌疑人都将受到法律追究;但如果定私分国有资产罪,他们就会因犯罪数额没有达到立案标准而逃脱法律制裁。为此,朋友、当事人亲属纷至沓来,有拐弯抹角说情的,有不惜重金送礼的。作为案件主办人,我很清楚,只要在侦查取证中稍带倾向,案件就会出现不一样的结果。但我没有为金钱所动,排除种种干扰和阻力,坚持将几名犯罪嫌疑人以贪污罪提起公诉。
2009年,我在查办某中学校长王某贪污案时,一个好朋友找到我,希望能通融一下,并承诺只要把事办成会给我丰厚的报酬。我意味深长地对他说:“他是你的朋友,我也是你的朋友,难道为了他你就忍心害我,让我执法犯法?”听了我的一席话,朋友很不理解:“这件事只有你知我知,你不说我不说有谁知道?在庄河这个你生活了几十年的地方,较真对你有什么好处?”可我依然不为所动,明确表示要依法办理此案,气得朋友摔门扬长而去。案件办理完后,这个朋友也想通了,再见到我时真切地说:“之前不能理解你,但事后想想,觉得你是执法者,如果连你都徇私情的话,哪还有正义可言?”
作为丈夫、父亲和儿子,我没能尽职尽责。妻子三十几岁就下岗,一直赋闲在家;女儿医专毕业10年,一直没有工作。对此,同事们很不理解,都认为凭着我的人脉关系,解决老婆孩子的工作问题,不是一件难事。都说难得糊涂,但在这一点上,我决不能犯糊涂,绝不能做不正之风的追随者。
原来只听说过“自古忠孝难两全”这句话,2003年,我却实实在在体味到了那份抉择的痛苦。那时,我正带着办案组在外地出差,突然接到父亲病危的消息。一面是手头的案子,一面是病危的父亲,一时间让我心乱如麻、坐卧不安。怎么办?我一时陷入两难境地。但冷静想想,如果我不回去,有兄弟姐妹替我尽孝,让父亲入土为安;可如果我回去,案件就有可能半途而废、前功尽弃。思来想去,我毅然选择了留下。两天后,得知父亲去世的消息时,我只能强忍悲痛在千里之外向父亲作最后的道别。
熟悉我的人都知道,在我的衣服口袋里有两样东西必不可少——速效救心丸和花生米。一个是救命的、一个是缓解胃痛的。常年的加班加点,使本已不年轻的我患上了多种疾病。有时案情紧急,正在打点滴的我顾不得多想,拔下针头,二话不说便投入到办案工作中,以致晕倒在办案现场。然而就是这样,也丝毫没有阻挡我查办职务犯罪的脚步,没有影响我对自己钟爱的检察事业的热情。
“清如秋菊何妨瘦,廉似梅花不畏寒”。我知道,尽管我在工作中取得了一点成绩,但离党和人民群众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检察官是清贫的,但我愿意固守这份清贫;检察官是艰辛的,但我在艰辛中享受着快乐;检察事业更是光荣的,我愿意为之奉献我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