嫌犯作案后逃逸,伊犁州公安局紧急协调特侦伊犁支队、农四师公安局,会同伊宁市公安局在案发地周边布警,形成合围之势。
2012年4月16日,伊宁市达达木图乡。
一场由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公安局统一指挥,特侦伊犁支队、农四师公安局、伊宁市公安局共同参与的围捕行动正在展开。
当日清晨8时50分,达达木图乡诺亚图北环新居民点一出租屋内发生一起杀人案,犯罪嫌疑人孟某因婚恋纠纷,持榔头将正在睡觉的受害人朱某击打致死后逃逸。
案发后,伊宁市公安局迅速启动命案侦破机制,第一时间赶赴现场展开侦破。通过对现场的调查走访,迅速锁定犯罪嫌疑人。
在得到汇报后,伊犁州公安局紧急协调特侦伊犁支队、农四师公安局,会同伊宁市公安局在案发地周边布警,形成合围之势。
整体联动、合成作战。近年来,伊犁州公安局强力推进的以“一长双责”和“领导指挥到一线、警种协同到一线、技术支持到一线、后勤保障到一线”为一体的侦破机制,从根本上确保了多警种同步上案、合成作战,以及经费保障的及时供给,从而形成了强大的机制效应,并在实战中再次得到检验。
当日12时10分,经过多头堵截、穿插包抄、盯住不放,参战民警在伊宁市环城北路将正在仓皇逃逸的犯罪嫌疑人孟某一举抓获。
从发案到破案,仅用4个小时。
民警千里大追捕
民警紧紧依靠群众调查嫌疑人社会关系及活动轨迹,最终确定犯罪嫌疑人已潜逃至江苏省苏州市。立刻组织追逃组,决不能让犯罪分子逍遥法外!
2012年3月10,巩留县城镇。当日16时,一名行人在路过城镇康龙面粉厂附近时,发现一具女尸,惊慌之下,迅速报案。接报后,伊犁州公安局调集精干力量,与巩留县公安局成立专案组,全力破案。经现场勘查,死者右肘关节以下手臂缺失,系扼颈机械性窒息死亡。
死者是谁?为什么被杀?尽快确定死者身份,是破案的第一个突破口。为此,伊犁州公安调集百余名警力,调查死者身份。同时,积极协调乡镇、社区、企业干部深入辖区开展死者辨认工作。
很快,专群结合的工作路线再次显示出强大的威力。根据群众反映线索,民警在该县城镇东环北路一出租屋内发现两张火车票及与抛尸现场相似的电话线、布单等物。经进一步排查,在该屋后水渠内发现衣物、菜刀和一截右肘关节以下手臂。据此,专案组确认死者系谢某,与死者一同居住的钟某案发后去向不明,具有重大作案嫌疑。
迅速锁定犯罪嫌疑人的去向,成为案件侦破的第二个突破口。专案组再次调集警力,形成多警种协同作战格局,在各警种的通力配合下,充分应用科技、网络等手段,及时发现并提取犯罪痕迹物证。同时,紧紧依靠群众调查嫌疑人社会关系及活动轨迹,最终确定犯罪嫌疑人已潜逃至江苏省苏州市。
3月20日12时,专案组顺线追查,辗转千里赴江苏缉拿罪犯。在江苏警方协助下,在苏州市一出租屋内,将钟某抓获归案。经讯问,钟某交待了与女友谢某因琐事发生纠纷,将女友掐死,用菜刀肢解右胳膊后抛尸的犯罪事实。
8年积案终告破
嫌疑人案后逃逸,警方充分运用跨省追逃警务协作的有利条件,与西藏、甘肃警方建立长期合作机制,紧盯不放,形成合力。
2012年3月15日,当杀人后潜逃至西藏的马某两兄弟被伊宁县警方抓获后,他们怎么也不会想到,潜逃8年,依然未能逃过警方的追捕。
2004年1月21日,伊宁县吐鲁番圩孜乡发生一起杀人案。犯罪嫌疑人马某两兄弟因琐事与同村的另一马姓男子发生冲突,两人持刀将该男子杀死后潜逃。案发后,伊宁县警方迅速实施抓捕,但因马某两兄弟行踪诡秘,抓捕未果。
随后的几年里,伊宁县公安局始终未放松对犯罪嫌疑人的抓捕工作,先后多次挖掘线索,并赴外追逃。由于马某两兄弟隐姓埋名、居无定所,抓捕多次受挫。虽然抓捕难度越来越大,但伊宁县警方没有丝毫放松,为了实现命案必破的目标,伊宁县警方采取包案定人责任机制,主管刑侦局长和刑警大队长为抓捕第一责任人,确保追逃工作持续开展。
2011年11月,警方通过多方侦查,获悉马某两兄弟在西藏林芝县、甘肃临夏市一带活动,立即组成追捕组前往抓捕,但两人有所警觉再次脱逃。
随后,追捕组充分运用跨省追逃警务协作的有利条件,与西藏、甘肃警方建立长期合作机制,紧盯不放,形成合力。此后,警方依据线索,先后7次赶赴甘肃、青海、西藏及阿勒泰、塔城等地抓捕嫌疑人,并根据工作情况及时调整抓捕策略,使犯罪嫌疑人的行踪始终未能脱离警方视线。2012年3月10日,一名嫌疑人终于在西藏林芝县被抓获。
初战告捷,警方再次集结力量,对另一名嫌疑人展开强大政治攻势。追逃民警多次做嫌疑人亲友工作,向其讲解相关法律法规和利害关系,动员其家人规劝嫌疑人投案自首,争取从宽处理,最终迫使另一嫌疑人投案自首。
历时8年,伊宁县2004年“1·21”杀人积案成功告破。
智破聋哑女被害案
由于受害人系聋哑人,警方抓住重点,不断缩小排查范围,通过扎实的基础工作,最终将与受害人关系密切的聋哑人恰某纳入侦查范围。
2012年2月11日,新源县阿勒玛勒乡发生一起故意杀人案。
当日16时,新源县阿勒玛勒乡阿克其村居民孜某报称:其妹妹在家中死亡。接警后,伊犁州县两级公安机关在第一时间组织警力连夜赶赴现场,成立联合专案组,开展案件侦破工作。
案发现场,死者头北脚南,躺在自家卧室床上,尸体旁整齐摆放着T恤、毛裤、棉衣等衣物,颈部有勒痕,体表无其他伤痕,现场无明显搏斗痕迹,系机械性窒息死亡。经查,死者努某,14岁时因病失聪,能简单会话,生前一直独居在阿勒玛勒乡阿克其村。
一名残疾人,到底被谁残忍地杀害在自己家内?
被害人在自己家中被害,且是一名失聪人员的情况,警方初步分析:犯罪嫌疑人极有可能与被害人相识,并同为残疾人。
随后,警方展开全面排查工作。由于受害人系聋哑人,排查其社会关系难度较大。警方抓住重点,不断缩小排查范围,通过扎实的基础工作,最终将与受害人关系密切的聋哑人恰某纳入侦查范围。
与此同时,负责现场勘验的民警也取得重大突破。虽然在这起案件中,现场整洁有序,似乎毫无破绽,但民警未受现场表面现象影响,经细致勘查,最终在受害人身上提取到嫌疑人生物检材,为案件侦破提供了证据。后经比对,确定犯罪嫌疑人为恰某。
恰某被抓获后,审讯成为一个难题。由于受害人与嫌疑人均系聋哑人,讯问很难有效展开。为此,专案组积极聘请哑语专家协助审讯,克服沟通障碍,最终迫使嫌疑人恰某交待了与受害人因琐事发生争执,后用头巾将受害人勒死并盗走金银首饰等物的犯罪事实。
后记
命案必破,是一种信念,而信念构筑的天网,使犯罪分子无法逃匿。
2012年以来,伊犁州直共发生命案21起,21起全部告破。100%侦破率的背后,是机制合理运行的结果,更体现了伊犁公安服务群众、打击违法犯罪的决心和信念。(李续群 王剑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