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血洒南疆
无悔30年投身禁毒事业
2012年2月23日下午18时,柯占军参加的抓捕组在云南省景洪市某小区狭窄楼道与毒贩遭遇。面对开枪拒捕的贩毒分子,他奋不顾身,冲锋在前,与毒贩展开殊死搏斗,不幸中弹,献出了自己的生命,年仅30岁。
“击毙了准备挟持群众的毒贩,我放下了悬着的心,但得知老柯被毒贩击中、生命垂危,就再也没有了一丝力气。我们要给老柯一个交代。”击毙毒贩的民警说。他与同事连续三天不眠不休,边抹眼泪边审疑犯,鼓足力气追击漏网逃犯,在柯占军牺牲后的第三天,13名毒贩悉数落网。
“毒品不除,社会不宁;毒贩不抓,人心不安。”蒋明东说,柯占军并非孤例,面对穷凶极恶的毒贩,禁毒民警都将生死置之度外。30年来,云南共有40多名民警牺牲,360多名民警负伤。
“施翔宁是新中国第一批缉毒队队员,也是我们这批民警中第一个牺牲的。”云南省西双版纳州勐海县公安局民警、施翔宁之妻孙洁说。1986年9月27日,施翔宁为抓捕毒贩,奋不顾身跳入水流湍急的流沙河,不幸被急流卷走牺牲,年仅24岁。那一天,是施翔宁和妻子孙洁领结婚证的第三天。
王建晶,全国公安系统二级英模、革命烈士王世洲的女儿。她永远不会忘记18年前,新学期开学的第一天,被告知父亲因为毒贩引爆手榴弹而牺牲时的悲痛情景。如今,作为缉毒民警的后代,王建晶和弟弟双双投身公安事业,在维护一方平安的道路上继承着父亲的遗志。
“目前,由于国内市场需求大、获利高,面对严厉打击,许多不法分子顶风作案,大宗贩毒增多、枪毒同流、武装押运致使暴力对抗加剧,禁毒民警时刻面临着生死考验。”何庆文说。
何庆文曾化装成买家,参与一起贩毒案件的调查。“考虑到可能会被搜身,我没带任何武器。”与毒贩接头后,何庆文被关在房间里接受“考察”。周旋中,他发现毒贩藏在柜子里的两颗手榴弹。
经过一个白天的“考察”,毒贩相信了何庆文的身份,同意晚上交易。出去取钱时,何庆文将情况通知了埋伏在周围的战友。
交易时,何庆文发现,手榴弹已经被转移到他身边的床上。趁着毒贩数钱,何庆文拿起手榴弹从门缝扔出房间,鸣枪大喊“我是警察,不许动!”随后,埋伏在外的民警一拥而上将毒贩抓获。
事后想起来,何庆文还心有余悸,因为就在那个屋里的另一张床上,民警搜出了一支手枪,而且已经上膛。“那时,只要有一点闪失,哪怕是一个眼神,就可能引起毒贩的怀疑,后果不堪设想。”
每一次缉毒战斗,都要经历一次生死考验。狭路相逢勇者胜,回顾30年,何文庆等缉毒民警无怨无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