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支耀眼的消防部队,建队47年来,荣获省部级以上表彰43次;这里有一批批英雄的消防兵,与火魔过招1.8万余次,次次完胜。5月7日,党和国家领导人签署命令,授予辽宁省公安消防总队沈阳市支队启工中队“英勇善战的消防铁军”荣誉称号。
尖刀“启工” 屡建奇功
启工中队驻守在沈阳市铁西区,这里素有“东方鲁尔”之称,曾经创造了装备制造业500个第一。然而,与之相随的,却是频发的火灾。
“一个挨一个的大工厂,一次又一次的大火灾。有一年我们就扑救大小火灾860多起,其中恶性的平均每5天一次。”启工中队第一任中队长陈松和说。
2001年9月1日凌晨4时多,“轰”的一声响惊醒古城沈阳,沈阳大龙洋石油有限公司油库4号罐爆炸起火。风助火威,西侧装有1000立方米汽油的5号罐被大火吞噬,相邻的4个1000立方米汽油罐和东侧8个400立方米柴油罐受到严重威胁。油库紧邻的另一家公司也储藏着大量油品,200多米外还有1个加油站和1个液化石油气站……
“我们一定能守住阵地!死保5号大罐!”时任指导员的刘佐祥果断下令。火焰高达70米,水泥墙变形,玻璃化成水,水枪成疙瘩,百米树叶黄……9个小时后,大火被成功扑灭。
据统计,截至目前,启工中队已挽救财产16亿元! “能打硬仗、善打恶仗”,启工中队声名鹊起,成为执行增援任务的首选。正如辽宁省消防部队一位领导所言:“哪有关键任务,派上启工中队,心里就有底了。他们像一把尖刀,冲锋在前,百战百胜!”
智慧“启工” 为民情怀
47年来,启工中队在数万起灭火战斗中,始终以“首战用我,用我必胜”而著称,并保持了零牺牲的纪录,被誉为“神兵”。
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市场经济的发展,高楼大厦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商场、娱乐场所等人员密集场所也不断增多。“应对新挑战,我们最深的体会是,光靠勇猛还不够,还得靠智慧和技巧灭火。”现任启工中队中队长张继春说,如果灭火不当,火是灭了,可群众损失依旧,甚至“水灾”损失大于“火灾”损失。
一次,某地下仓库着火,启工消防官兵赶到后,见仓库里的浓烟直往外冒。经过与业主短暂沟通,官兵们感到如果用水枪往里打水,火灭了,仓库里的物品也就“泡汤”了。于是他们利用这个仓库较小且密封性较高的特点,往仓库地面灌水后,并随即用浸水的棉被封堵库门窒息灭火。半小时过后,当打开仓库,里面的火熄灭了,仓库里的物品保住了。
这种宁愿自己多吃苦也要尽力减少群众损失的故事,在启工中队有很多。2011年除夕夜,沈阳皇朝万鑫国际大厦发生火灾,大火瞬间笼罩了整栋B座楼。启工中队奉命深入大楼内部搜救被困人员,参战官兵每人肩背两部空气呼吸器、两盘水带等器材装备,以最快的速度徒步登楼,在浓烟中逐层逐户搜救,将被困人员逐个护送至楼下,然后再返回继续搜救。整个战斗中,中队官兵往返攀爬高度累计4万余米,帮助32位群众脱险,创造了全国超高层建筑火灾无一人伤亡的奇迹。
“尖刀”,是平时一点点磨出来的。“仗怎么打,兵就怎么练。”这是启工中队的传统之一。进入新世纪以来,在增进体能、磨练意志的同时,启工中队又率先提出了“科技练兵”。他们把冶炼、化工、制药行业的专家请进来,讲解工艺原理、化学特征、性能识别等理论,使战士们既深入把握了作战战术,又学到了科学知识。
2007年,启工中队率先组建灭火救援攻坚组,提出“打造铁队、建设铁班、锻造铁人”的“三铁”理念,摸索了“五区域训练法”,促进人与装备的最佳结合,部队战斗力得到显著提升,为建设现代化公安消防铁军作出了有益探索。
短评:忠诚警魂 淬火弥坚
英勇善战、敢打必胜。在辽沈大地,人们已形成深刻印象:哪里有大火,哪里就有启工中队;哪里最危险,启工中队的战斗岗位就在哪里。
都是血肉之躯,他们赴汤蹈火、义无返顾的气概从何而来?启工中队官兵用行动做了响亮回答: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是党和人民赋予的神圣使命。
切实担负起党和人民赋予的神圣使命,打造一支铁的队伍,把消防部队打造成攻无不克、战无不胜、英勇顽强的铁军!2009年,公安部党委做出了打造消防铁军的部署。
忠诚警魂,淬火弥坚。今天,启工中队获得“英勇善战的消防铁军”殊荣,正是全国消防部队官兵忠于使命、献身使命、不辱使命,致力打造现代化消防铁军的一个缩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