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五:警务合作
携手联动,警务合作触角不断延伸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社会人员的流动性增强,全国社会治安形势发生了深刻变化,犯罪行为的跨区域特点日益突出,流窜犯罪屡打不绝,传统的各地、各警种单打独斗的做法已无法应对新挑战。
与此同时,在北京奥运会等大型活动安保工作中得到检验的区域警务联合作战机制逐步趋向成熟。其中,实施“护城河”工程、建立国家层面指挥中心在内的多级指挥体系等做法更是被运用在上海世博会安保工作中。
对此,公安部党委审时度势,在科学分析、准确研判当前治安形势的基础上,于2010年6月作出了建立区域警务合作机制、加强区域警务合作的重大决策。
这是历史性的跨越,区域警务合作机制建设的大幕由此拉开。此后,全国各地区域警务合作机制陆续建立,地区间警务合作机制如雨后春笋般涌现。2011年5月,东北、环首都、西北、泛西南、苏浙皖沪、中部五省、泛珠三角等覆盖全国的七大区域警务合作机制全面建成。
警务合作机制建设的提出和实施,改变了以往区域间、省际间警务合作多数是个案且主要依靠上级公安机关行政协调的状况。将警务合作制度化、规范化,实现了由个案合作到信息资源共享、反恐处突工作联动、重大治安问题整治、严重刑事犯罪打击、理论研究成果交流等全方位合作的转变。
2011年9月,全国31个省(区、市)在公安部统一指挥下,多警种合成作战,开展侦破“8·31”特大网络吸贩毒案件的统一行动,查获涉毒违法犯罪嫌疑人员12125名;
2011年11月,公安部指挥河南、安徽、河北等地警方联手摧毁一个涉及8省市,集生产、批发、零售于一体的特大假药犯罪网络,查获假药6500余万片(支、粒);
……
在一次次正义与邪恶的斗法中,跨警种、跨区域、跨部门之间务实高效的合作,成为公安机关克敌制胜的法宝,创造了一个又一个打击破案“低成本、高收益”的成功战例。
在加强国内区域警务合作的同时,触角向全球延伸,深入推进国际执法合作,湄公河中老缅泰联合巡逻执法成为国际执法合作的典范,大毒枭糯康的依法移交、特大安哥拉强迫卖淫犯罪团伙的灭亡、全球最大中文淫秽色情网站“阳光娱乐联盟”的摧毁、特大跨国走私武器弹药案在中美执法部门联手行动中告破……国际执法合作如同一张大网,对跨国犯罪进行有效打击,也彰显着中国警方保护公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坚强决心和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