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昨天干得更好,比别人干得更好。”这是延吉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在创先争优活动中的目标和信念。延吉市自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以来,切实实现了组织创先进、党员争优秀、群众得实惠,活动取得明显成效。
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5%以上
延吉市在经济建设中,坚持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三化”统筹,实施投资拉动、项目带动、创新驱动“三动”战略。
该市党组织着力转变发展方式,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做大做强食品医药、电子信息、能源建材、机械加工等支柱产业,经济总量快速增长,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5%以上。连续四年被评为“吉林省工业提速增效优秀市”。
另外,该市实施投资拉动,优化投资结构,两年来新开工项目709个、投资亿元以上项目83个,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30%以上。全面落实《长吉图规划纲要》,招商引资到位资金年均增长50%以上,荣获“全国流通领域现代物流示范城市”。
每年全力推进120项民生工作
城市发展好不好,百姓的幸福指数最重要。延吉市全力唱响服务群众、引导群众、幸福群众“三部曲”,将每年新增财力的70%以上用于民生事业,每年全力推进120项民生工作、完成20件惠民实事。加快城建、交通、水利、电力、环保等方面的基础设施建设,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5.6%,进入“国家园林城”行列。
建立完善城乡就业、就医、就学、住房、养老等社会保障体系,仅今年初政府一次性投入帮困扶贫资金5000万元,为10万余名特殊群体解决生活生产困难问题;城镇职工最低工资标准逐年提高,2011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9558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9201元,两年年均分别增长10%以上和13%以上。累计建购廉租房2268套,改造城市棚户区300余万平方米,完成39所学校校舍改造,农村基本完成泥草房改造。近年来,累计投入60余亿元,解决民生事项1.7万余件。被评为“中国爱心城市”。
创新推行“三站统管”模式
延吉市坚持每年投入1000万元进一步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工作,在全市78个社区、54个村创新推行“三站统管”社会管理新模式,设立综治信访站、民生服务站、群众工作站,全面提升基层社会服务管理科学化水平,该市维护群众利益工作经验获评全国20个社会管理创新优秀案例之一。制定出台《市民文明公约》,规范市民的共同社会行为。大力开展“市民大讲堂”、“党员进社区”等群众性活动,提高市民文明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创新实施“早上接访制”,建立信访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开辟“百姓热线”专栏,设立“民生365”、“12319”等便民服务热线,畅通诉求渠道,有效化解各类矛盾,全市信访案件数量以每年20%递减。被列入全国37个社会管理创新综合试点城市,荣获“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市”、“国家卫生城市”。
公开承诺 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
多年来,延吉市始终把握科学性原则定诺,坚持公开透明原则亮诺,通过党员大会、公示栏张贴、新闻媒体分别进行承诺公示,公开展诺,以下发文件形式向全市展示市委、市政府承诺事项,利用党务公开栏、板报、学习园地张贴部门和党员承诺书,向组织和群众公开承诺事项和具体内容,增强承诺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积极践诺,延吉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坚持每天5时~8时亲自接访,以实际行动带领全市干部践诺。两年来,延吉市各级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以实际行动将创先争优活动引向深入,先后荣获国家级荣誉90余项。记者 杨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