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综治版> 试点传真> 长宁

社会要和谐,管理要创新——专访中共上海长宁区委书记卞百平

2012-06-16 10:15:24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新民周刊 

     民主、法治、科技相结合,积极探索特大型城市的社会管理方式

    《新民周刊》:我们了解到,俞正声书记在长宁区调研时说:“目前处于社会矛盾凸显期,这一时期应该在社会管理、为群众服务等方面创造出一些新办法,新办法有的需要借鉴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有的要结合中国实际、中国特点去创造,而根本的还是离不开民主建设和法治建设,以及科技的支持。”那么长宁区在创新社会管理中对这些精神有哪些体现?

    卞百平:试点一年多来,我们按照中央政法委统一部署和“六个统筹”的总体要求,在上海市委、市政府和相关职能部门的关心指导下,学习借鉴兄弟城市、区县经验,围绕“安全、稳定、有序、活力”的总体目标,突出以人为本、服务为先、管理为重、党建为魂的工作理念,坚持问题导向、顶层设计、项目推进的工作方法,探索“民主+法治+科技”三结合的管理方式,完善城区管理、人口服务、民生保障、社会稳定、社区建设、社会参与“六大体系”,确定了20个具体试点项目,目前已取得阶段性成果。在探索实践中,我们的很多做法充分体现了民主、法治的原则和信息科技的支撑。

    《新民周刊》:能帮我们具体介绍一下吗?

    卞百平:譬如,在民主方面,通过发展基层民主,引导群众依靠民主的办法在法律的范围内通过各种方式来协商公共事务、化解矛盾纠纷,先后涌现出新华居民区的“葫芦缘议家社”、新泾五村的“家园发展促进会”等居民自治和社区共治载体,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能力得到提升。又譬如,在法治方面,我们强调政府要依法行政、公正执法、文明执法,更要敢于执法、善于执法,同时也希望企业法人、人民群众自觉履行法律义务。在这方面,我们探索形成了网格化与大门责相结合的管理机制,改变以往管理执法部门网格巡查、发现问题、处置问题的单一内部循环模式,进一步强化商家自觉履行门前三包责任制,自家“扫好门前雪”。目前,已与全区8400多家沿街商店签订责任书,通过宣传教育、加强处罚,实现政府管理与商家自律、社会监督相结合。试点以来,对门责单位劝告2700多起,当场处罚600余起,有力促进了商家自律,调动了群众参与社会管理的积极性。再譬如,在科技支撑方面,我们发挥“数字长宁”优势,建成了区实有人口基础数据库,实现与市人口办、区16个委办局数据关联和及时更新。在此基础上,推进“劳动、民政、医保、计划生育、社保”五网合一一口受理、IC门禁卡管理系统建设等项目,逐步建成实有人口、实有房屋、实有单位等基本信息“三结合”的数据库。推进图像监控系统和智能化应用系统建设,基本实现全区712个封闭式小区出入口和主要街面路口视频监控探头全覆盖;在全市率先建成“车牌识别系统”,基本实现途经长宁机动车捕获率100%和部分重点路段非机动车捕获率93%以上。

[责任编辑:闫天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