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专题

贵阳清镇:戒毒康复人员将实现就业全覆盖

2012-06-14 12:56:15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人民网 

贵阳市清镇市“阳光家园”

    贵州省清镇市融入社会的戒毒康复人员逐年增加,从2007年的214人增加到现在的584人,逐渐恢复了家庭功能、社会功能,结婚生子、孝敬父母,走上了就业、创业的道路,有的成为了企业经理、单位的“金牌员工”和班组骨干,有的开办了鲜花店、汽车修理店、饮食店、烟酒经营店、理发店等等,重新成为了父母的乖儿女、家庭的顶梁柱、社会的建设者。在2012年底前,贵州省清镇市将对社会面戒毒康复人员实行就业创业救助基本全覆盖。

贵阳市清镇市“阳光家园”员工在忙碌的工作

张丽(左)与同在家园的刘平(中)喜结伴侣

  在清镇市“阳光家园”工作的张丽(化名)感到社会没有歧视他们这些曾经犯过错误、走过弯路的人,使她感到自己有能力、有信心做一个正常的人,重新燃起了生活的希望,产生了结婚生子的念头,去年11月她已经结婚,今年8月即将做妈妈。将来,她要对自己的孩子说,是很多很多的好心人的帮助,使她有岗位、有收入、有生活的勇气,才有了宝宝,要常怀一颗感恩的心,让宝宝长大后做一个好人,报答社会。这里就像阳光家园的名字一样,使小张找到了家的感觉,感到温暖,看到生活的光明。

    今年三十六岁的吴莉(化名)腼腆的出现在记者面前时,无论如何你都不会把她和吸毒者联系在一起,她是在1996年底和朋友在一起玩,看到朋友吸毒,觉得好玩,好奇,从此也开始“吃药”,后来经过强制劳教三年,出来后还是经不住朋友的诱惑,回到以前那个环境下反复几次,一直都没能戒掉,直到2011年6月小吴来到阳光家园才算戒掉毒瘾,她现在一个月能拿一千多元工资,工厂还给上了“五金”总计688元(政府补贴)。小吴在吸毒期间也找过工作,但都没超过三个月,因为受到歧视,她自己心情也不好,在开始戒毒的时候她自己信心很强,很想变好,也知道吸毒不好,害己害人。她在没来阳光家园的时候知道这个地方,抱着试试看的心理,想从新做人,但又担心不知道自己能坚持多久,来阳光家园后,她感觉这一年是她从吸毒开始到现在过得最正常的一年,她感觉自己是个正常人,在这里自己的生活正常了。

在吴莉(化名)家,小吴的母亲晏阿姨接受记者采访

  我们来到小吴家,见到小吴的母亲,63岁的晏阿姨。现在如果小吴下班晚了,阿姨都会打电话问候一下,还常问她是否需要零用钱,而在小吴吸毒的时候,晏阿姨就说要吸毒就不要回家,从不让她踏进家门。另外在今年的母亲节,小吴和妈妈、外婆一起度过,小吴给他们买了新衣服和项链作为母亲节礼物,大家都说她像变了一个人,晏阿姨说,希望政府能够把“阳光工程”一直办下去,越办越好,这是个好事情,能够让这些吸毒者感受一个正常人的生活。

  采访结束,我们深深感觉到禁毒工作是全社会的事情,让我想到一句话,社会管理说到底是对人的管理,而对人的管理说到底是对特殊群体的管理,“阳光工作”说到底就是为这些戒毒康复人员提供了一个不受歧视的人际圈子,而且让他们能在其中靠自己的双手争钱养活自己,从根本上解决了吸毒者复吸率高的问题,也从根本上回答了“阳光工程”生命力的所在。

清镇市禁毒办主任陈芸介绍禁毒工作

 

 

[责任编辑:闫天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