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专题

贵阳云岩:扎实推进“阳光工程”助戒毒人员回归社会

2012-06-14 09:12:08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人民网 
    题记:防止吸毒人员复吸最大的困难是就业问题。吸毒人员的生活没有保障,又要生活,他们有可能破罐子破摔,对生活失去信心,从事违法犯罪活动,但是正常人的就业都很难,何况吸毒人员了,我们发现在基层帮教过程中,各地始终把创造就业作为一个前提条件,来帮助吸毒人员摆脱复吸,戒掉毒瘾,抓住了问题的核心和本质。

    贵州市云岩区阳光就业生产基地

    2012年6月1日,记者一行来到贵阳市中心的云岩区,这里吸毒人员总量居贵州省各县市区的首位。截止2012年5月,云岩区社会面吸毒人员3606名,因复吸毒品或其他违法犯罪的395人,占社会面吸毒人员总数的10.95%;在已就业安置或自谋职业的1176人中,违法犯罪的仅为27人,占社会面吸毒人员总数的0.23%,比例大大低于无职无业的戒毒康复人员。

    吸毒康复人员在做粘花工作康复人员篇

    贵州市云岩区阳光就业生产基地2011年积极参与禁毒公益事业,与贵阳市云岩区禁毒办合作创办了全省第一家专门安置社区戒毒、社区康复人员的“社区工厂”——云岩区阳光就业生产基地,先后安置了124名社区戒毒、社区康复人员就业。面前这个清瘦的男子,是三十六岁的贵阳本地人陈明(化名),现在已经是基地的生产主管,他手下有十名员工,这个小组是整个车间完成沾花件数最多,质量最好的小组。

    云岩区阳光就业生产基地员工陈明(化名)介绍小组生产情况小陈之前从事过促销员、调酒师等工作,1997年开始吸食毒品是和朋友在一起玩,感觉好奇,在2000年他结了婚,第二年他的妻子生了娃娃,他从1999到2003年都没碰过毒品,然而在2003年他又开始吸食,2004年因吸食毒品被劳动教育,之后多次反复,没能戒毒成功,2011年3月他来到阳光就业生产基地上班,在基地他把所有精力和时间投入到工作上,基地和云岩区禁毒委把美沙酮送到这里,现在他也不需要和以前的朋友见面,禁毒专干会监督他们服用药物,目前他一个月的工资有九百三十元,基地施行人性化管理,没将他们抛向社会,同时减少他们在社会犯罪的机会,小陈感觉自己可以靠双手挣钱养活自己,不会因为之前是“吃药”的而被歧视,在这里上班心情愉快多了。

    他告诉我们,争取让自己过的生活越来越好,不走以前的路,在基地大家互相关心、爱护像个大家庭。小陈说他之前吸食毒品一天就得六百元,一天两次,天天如此,自己在吃饭穿衣上都保证不了,现在不会觉得九百多元少,他说他的要求其实并不高,只要有这么一个不存在歧视的工作平台,开开心心工作,开开心心生活。他最后告诉记者,他刚刚处了一个小他十二岁的女朋友,也在这里上班,两个人互相支持、鼓励,还准备结婚。我们也衷心祝愿他们两个都能戒毒成功,早日成婚,把小日子过得有滋有味。

    贵州市云岩区阳光就业生产基地员工王勇接受记者采访

    戒毒专干篇

    贵州市云岩区阳光就业生产基地现有三名禁毒专干,2012年3月18日来这里工作的余平是他们中的一位。余平告诉我们,他每天七点钟起床,洗漱用餐后,八点半骑电瓶车到阳光就业生产基地上班,基地员工九点十分开始签到。然后就是他们一天中最重要的工作,十点左右监督员工服用美沙酮,员工们服用药物必须在不离开禁毒专干视线的情况下服用,严禁“包药”。余平说他们另外一项重要的工作是,整理员工档案,观察员工的工作状态,及时发现有心事的员工,找他们谈话,让大家安心工作不要有其他顾虑。有时候基地接到订单比较急,禁毒专干需要配合基地开动员会,鼓励大家好好工作,尽量赶上工期。到了中午十二点,大家开始用午餐,下午六点钟下班。余平告诉我们这两天工期赶得急,晚上需要加班。

    禁毒专干监督员工服用美沙酮药物

    余平他们这些禁毒专干的月工资七百多元,尽管他们在凭借自己的热情和爱心从事着这份工作,但记者看来这并非长久之计,迫切需要提高他们的工资待遇,毕竟拥有一支稳定的禁毒专干队伍才是“阳光工程”得以实施的重要保障之一。

    阳光企业篇

    贵阳市云岩区禁毒委办公室主任王军(左)和云岩区阳光就业生产基地厂长张涛(右)介绍“阳光工程”开展情况贵州市云岩区阳光就业生产基厂长张涛说,现在工厂的面积有三千多平方米,每个月差不多七八万的租金,区里现在都是免费提供。基地和禁毒办分工协作,企业管生产、经营、销售,对于员工的管理,由禁毒办、卫生局、司法局和禁毒专干组成一个班子,专门对吸毒康复人员进行管理、帮教、心理校正、法制教育和开展公益性活动,组织开展有利于社会的活动,使他们在这里面感到家的归宿,不受歧视,人尊重人,管理是柔性的管理,开放式管理,和正常的工作是一样的。为了吸毒康复人员更好操作,产业产值更高,张涛在市场上找一些简单的,附加值高的业务订单,一方面让员工收入提高,另一方面让大家更有信心在这里呆下去,真正的把毒瘾戒掉,融入社会。

    政府作为篇

    被问到贵阳市云岩区禁毒委是如何开展工作时,云岩区禁毒委办公室主任王军说:一坚定了吸毒人员戒毒康复的信心。在社区就近安置戒毒康复人员,让戒毒康复人员能够既戒毒、又就业,过上正常的家庭生活;戒毒康复人员在这里有事可做,增长了技能、增加了收入、消除了歧视、重塑了人格、体现了价值、增强了信心。二是促进了社会治安的好转。通过“阳光工程”安置戒毒康复人员就业,对社会治安稳定带来了积极作用。人民群众安全感与去年同期相比上升7.6%。三是得到了就业人员家属和社会各界的好评。戒毒康复人员通过劳动生产,获得工作报酬,能够体现自身价值;实行开放式管理,吸毒人员和管理人员之间平等互助,人格受到尊重;戒毒康复人员有了稳定的工资待遇,改变了家属原有的看法,促进了家庭关系和谐。由于受到尊重,戒毒康复人员舒心;在家门口上班,家属放心;良好的戒毒康复环境,增强了戒毒康复人员回归社会的信心。

    戒毒康复人员表示,建立阳光就业基地是党和政府对他们的关爱帮助,他们将在这里凭借自己的辛勤劳动,重塑阳光生活。(魏炳锋 李叶)

 

[责任编辑:闫天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