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这里是长宁区市民热线962347,你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吗?”昨天,长宁区市民热线“962347”正式开通。这一热线将原先4大类50条热线整合成一条热线,47家职能部门联动、24小时全天候接受群众对社会管理、安全稳定、民生服务、工作作风等方面的咨询、反映、建议、举报、投诉和求助。来电受理后,实行2天内先行回音、5至30天内限时办结。同时也向市民作出承诺:有事找政府,事事有答复,件件有成效。
定西路710弄的张淑范老人第一个打通热线:“每天中午就剩我一人,最近天气热起来,做饭越来越吃力。听说新华社区老人助餐点的饭菜不错,但每天只供应300客,新登记需要排队等候,不知何时才能轮到。”令她意想不到的是,接听电话的是区长李耀新。听完诉求,李耀新向张淑范介绍了长宁区解决老年人就餐的基本情况,并表示:“我们一些社区正在主动采取措施,不断增设助餐点,拓展就餐服务途径。”挂断电话,李耀新立即在“市民热线”派单信息表上做了记录。
副区长、区公安局长曹新平告诉记者,原先,全区委办局和街镇接受群众咨询、投诉和服务的热线电话多达50余个,老百姓有事找政府常常感到 “电话难记、部门难找、回应难”。比如,热线电话接通后,要么总是提示“热线繁忙请稍候”,要么只能和自助语音服务较劲、绕来绕去令人晕头转向。为此,长宁区决定推出“一门式电话号码”,由后台系统对来电实现“一口受理、分类流转、及时回应、按责处置、监督考核”。现场采访中,不少市民为“化繁就简”的这条热线叫好。
“一门式”市民热线的开通看似简单,实则是一项涉及全区的庞大工程。一个热线诉求从接听到最终解决,要经过若干程序、部门和人员。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影响来电群众的感受。为保障市民热线运行通畅,长宁区管理联动中心已对31个委办局和10个街镇82位分管领导和操作人员,开展了328人次的业务培训;先后组织47家联动处置单位开展 “市民热线”派单测试等;并实行接线首问责任制,确保工作人员用心、到位。据了解,市民热线自5月1日起试运行,截至6月10日,共接听群众来电266个,派单处置187件,派单率70.3%,办结率97.76%,群众满意率89.7%。
“政府工作做得好不好,应该由老百姓来评判和监督。”区委书记卞百平说,开通“市民热线”,联动中心将建立健全群众来电办理情况的回访、监督、考核、情况通报及责任追究等制度,掌握群众对各部门办理工作的满意度;并使考核结果成为部门各类测评和年终绩效测评的重要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