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综治版> 试点传真> 格尔木

格尔木市为农牧区富余劳动力提供就业服务力促其增收

2012-06-12 09:59:16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青海平安网 

    今年以来,格尔木市各单位紧紧围绕全市社会管理创新“34566”工作模式,采取多种有效措施,努力实现农牧区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实现劳务增收,提高保障民生水平。

    具体工作中,全面掌握信息,为农牧民转移就业打下坚实基础。依托各乡镇劳动保障工作站建立“农业富余劳动力人才库”,全面掌握农牧区富余劳动力的基本情况、就业意愿等基本信息,并在市人力资源市场内设立绿色服务窗口,为广大有转移就业意愿的农业富余劳动力提供职业介绍、职业指导以及就业政策、维权指导、务工常识等咨询服务,并对有创业意愿的人提供“一条龙”创业服务。同时,加强技能培训,为农牧民转移就业提供最大帮助。根据市场需求,结合农牧民实际情况,利用通俗易懂、寓教于乐的教学方法,开展职业道德、劳动法律法规、公共关系、户外安全及维权常识、仪容仪表、计划生育、就业指导等进乡入户培训工作,努力提高就业转移能力和就业者整体素质。

    截止目前,在郭镇东村开设了50人的电焊培训班、中村开设了100人的挖掘机和100人的装载机培训班;在长江源村开设了150人的藏族服饰加工技能培训班。组织了113名农牧区富余劳动力参加驾驶员技能培训。针对进城务工的农牧区妇女、青年等劳动力特点,通过积极开展“春风行动”、定期招聘会,“送岗位、送信息、送技能”到村入户等措施,提供有针对性的就业服务。全市农牧区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5910人次,实现劳务收入2127.6万元。提供就业岗位2431个,进场求职、咨询人数1804人次,达成意向性协议的402人。(来源\格尔木市创新办)

[责任编辑:王苗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