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上强调,要着力在领导干部,特别是高中级干部中树立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制度面前没有特权、制度约束没有例外的意识,教育引导领导干部带头学习制度、严格执行制度、自觉维护制度。这段话,深刻地警示人们,要时刻敬畏法度。
敬畏法度就是固守信仰。信仰是现代公民法治意识培育的基本层次,敬畏法度不是表面口号,而是从内心里尊法、信法、守法,有强烈的法理意识,以更好地规范自己的行为。对法度的遵守崇敬,不单是崇敬畏惧,而是从内心里对法律正义的追求,内化成一种生活品格和方式,以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和价值。法律神圣不可侵犯,就得奉若神明,谨记不忘,笃行不辍,从而才能在政治上把握方向,在权力行使上把握原则,在修养上把握人品。在法度问题上心口不一、言行脱节,或是只衡量别人,不约束自己,就会导致精神支柱坍塌、人生方向迷失,以至于守不住党纪国法的底线,最终走向腐败堕落甚至罪恶深渊。
敬畏法度就是修养人品。古人说:“有权衡者,不可欺以轻重;有尺寸者,不可差以长短;有法度者,不可巧以诈伪。 ”自觉遵守法纪、规则约束,“言非法度不出口,行非公道不萌于心”,行得端,立得正,有做人的根基、良知和品德,也为社会树立标杆和榜样,不会怕“夜半鬼敲门”,也不会怕背后戳脊梁骨。而时下一些党员干部缺乏敬畏法度的意识,有的认为法度束手束脚,因而行为“触电”;有的责人重以周,律己网开一面;有的以个人好恶作取舍,遂心就执行,逆意放一边;有的打折扣、走过场,风头紧摆样子,风头过老样子……使一些制度规则在落实中走样变形,为群众看不起、看不惯、看不上,埋下隐患,种下苦果,于人、于己、于党、于民,都有害无利。
敬畏法度就是践行公德。法度是公民道德行为的规范,是人们和谐生活的“必需品”,集中体现着人们对公平正义的追求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需要共同遵守,不得损害、破坏、偏离。在这个问题上,没有特殊公民,没有法外开恩,必须老老实实,恭恭敬敬。法度是我们的共行通道,不得违规、超越、凌驾,官再大、权再重,在法律面前也是人人平等。法度是一种约束,更是一种保障。保证着人们在工作、学习和生活上的公平公正,保证着人们身心的自由:知道有所为,有所不为。广大党员干部是社会进步的先进力量,更应当在法度约束下,自觉建立正规的工作圈、谨慎的交往圈、纯净的生活圈,自觉把遵守法度当作党性修养的首要内容。(作者:王晓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