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的升华
——北京市东城区以标准化促进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纪实
时下的北京鲜花烂漫,而一朵可称作标准化的“鲜花”更加夺目:在被公认为“首善之首”的东城区,近两年来积极探索将标准化理论和方法用于持续改进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的创新实践,走出了一条具有东城特色的社会服务管理新路径,为推动服务型政府建设、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社会管理科学化提供了经验。
强化系统设计
创建社会服务管理新体系
2010年10月,东城区被中央政法委、中央综治委确定为全国社会管理创新综合试点区,区委、区政府以建设试点区为契机,成立了以区委区政府领导为组长,区创新办、区综治办、区质监局牵头,区委组织部、区教委等27家单位为成员单位的网格化社会服务管理标准化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研究制定了《东城区网格化社会服务管理标准化建设工作方案》,围绕“加强社会管理、优化社会服务、完善社区治理”三条主线,对社会服务管理创新工作进行整体谋划、系统设计,着力构建社会服务管理工作新体系。
东城区质监局充分发挥标准化主管部门的作用,针对网格化社会服务管理特性,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在执行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基础上,以综合运行管理和社会公共服务保障为基础,以数字化信息管理为平台,从层级管理、网格划分、数据结构、管理方法、业务流程等各个方面进行了全方位的标准化设计,建立了标准体系总体框架。
标准体系分为综合管理体系和专业工作体系。综合管理体系包括组织管理、运行管理、监督评价、信息化管理等;专业工作体系包括社会管理、社会公共服务、社区治理、党建管理工作等。全区以责任制为依托,以社会各类人的管理为重点,将区属17个街道205个社区划分了589个社会管理网格,建立起以“人、地、物、事、情、组织和房”为核心的7大类、32小类、170项信息、2043项指标的基础信息数据库,构建起一个天上有云(云计算中心)、地上有格(社会服务管理网格)、中间有网(互联网)的新型信息化支撑体系。在这589个网格中,每个网格都实名配置了7类人员。7种力量按照分工,承担网格内了解社情民意、维护治安秩序、环境监督整治、排查化解矛盾、落实社区矫正和安置帮教及服务群众等职责。
加强社会管理
提高群众的安全感
东城区社会管理体系把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作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第一责任,利用标准化手段规范了社会管理运行体制,依法加强对公共安全、社会环境以及各类社会人群和社会组织的管理,从而夯实社会治安防控基础,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和谐因素,实现社会管理“全社会参与、全方位覆盖、全天候运行、全区域平安”,进一步增强人民群众的安全感。
东城区创建了以公共安全日常监管为切入点,以风险源的分类与管理为核心,以政府监管和社会协同为手段,以文化为灵魂、以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为前提、以民生改善为根本、以综合执法为保障、以一流为标准的城市管理“东城模式”,制定了实践性、操作性强的城市公共安全运行管理标准体系,实现了从粗放式管理向精细化管理的转化。按照社会管理标准化设计,东城区实行了“大城管”体制。所有街道、地区均成立了综合执法组,实行“统一办公、统一装备、统一执法、统一考核”,较好地实现了“法律法规的综合,执法力量的综合和执法手段的综合”,全区法治水平明显提升。网格化城市管理模式运行以来,问题办理结案平均时间由过去的一周提高到现在的6.5小时,解决了一大批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迫切的民生问题。
优化公共服务
提高群众的幸福感
东城区社会公共服务体系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强和创新社会服务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从系统的设计、管理方法、工作流程、问题处置、考核评价、工作制度等各个方面进行了全方位的标准化设计,努力提高公共服务的效率和水平,满足群众多层次、多样化需求,切实做到服务到位、管理有力,努力让全区人民群众享受高品质的幸福生活。
东城区质监局编著了《政府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研究》,提出了较为系统的政府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理论。构建了城市公共服务标准体系、网格化社会服务管理标准体系和13个子体系,制定了城市公共服务和社会服务管理组织标准,使体系涵盖标准数量达到1563项,基本形成了网格化的社会服务为主导、社会管理为依托、城市管理为保障、信息管理为支撑,以规范化、精细化、标准化、信息化为显著特征的“四位一体”的政府公共服务体系。东城区充分发挥标准这一制度性工具,全面推进行政服务标准化工作。区行政服务中心及进驻中心的17个政府部门,总计梳理了278项制度和办事流程,并将其全部转化成标准,形成了服务通用、服务提供、服务保障3大主体系和18项子体系,全面实现窗口建设管理、业务办件、服务形象和工作环境标准化。教育资源配置标准体系、“1510便民生活服务圈”建设、社会救助标准体系等的实施,使生活在东城区的居民幸福感更强了。
在标准化网格建设中,东城区树立了“党政主导、多元参与、共同治理”的理念,党员被赋予了重要角色,社会服务管理网格与党组织设置进行有效对接,实现了“党组织建在网格上”的目标。充分利用标准化的手段,全面建设多元参与共建社区的治理模式,有效实现了政府管理和群众自治的良性互动。2011年,东城区万人发案率、百户发案率均保持全市六区最低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