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民主组织、农村经合组织、农村维稳组织建立后,如何加强党的领导?如何通过这些组织发挥党的核心作用?在推进“四个覆盖”中,肃宁县通过创新农村党组织设置模式,形成了覆盖各领域各行业的基层党组织网络,不断探索党领导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的新途径。基层党组织成为群众增收致富、农村和谐稳定的“主心骨”。
党组织实现“无缝隙覆盖”
除村党支部外,付佐乡西郭庄村还分别在村代会、经合组织和综治维稳组织中成立了党小组,包括7个综治小区党小组、1个村代会党小组,1个皮毛购销协会党小组,把各类组织都纳入党建管理之中,使党组织的触角延伸到每个角落。
推进农村社会管理创新,让农民群众“唱主角”,并不是削弱党的基层组织的作用。相反,新组织、新载体不断涌现,使党组织发挥作用有了更为广阔的空间。新课题呼唤新探索。肃宁县打破以村为单位设置党组织的传统模式,创新党组织设置方式,把党支部和党小组建到民主组织和综治维稳组织中去,建到经合组织、产业链条中去,把党组织拓展延伸到农村各领域、各行业,真正做到了“群众在哪里,党的工作就开展到哪里;党员走到哪里,党的组织就建到哪里,党的旗帜就亮到哪里”。
2010年以来,全县农村新建党总支14个,党支部42个,党小组1996个。这些党组织通过带领群众一起抓稳定、保安全、闯市场、搞民主,实现了党组织与农民生产生活的对接,实现了党对农村经济、民主政治、和谐稳定等工作的有效领导。
无职党员有了用武之地
绿苑蔬菜专业合作社拥有会员6000多户,覆盖万里镇29个村,是全县蔬菜产业发展的龙头。绿苑蔬菜专业合作社党支部将这29个村分成5片,每片由一名党员进行示范种植和技术指导。包片党员王富强把手机号留给了菜农,小问题在电话里解答,大问题骑上摩托车去解决,随叫随到。魏娄村原本不种菜,王富强引导该村建起100多亩温室,并对品种选择、病虫害防治等关键环节予以悉心指导。
农村党员尤其是无职党员模范作用发挥不好,原因之一是缺乏施展才能的舞台。维稳组织、经合组织、民主组织建立起来,肃宁县很多农村党员有了用武之地,他们在各类组织中担任了带头人、骨干,有了施展本领、实现价值的舞台,在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过程中,发挥着关键性作用,凝聚了民心、树立了形象,群众又重新感受到组织的存在和党的力量。
该县还通过党员家庭挂牌、党员责任区、党员示范户、党员设岗定责、党员承诺制、党员村民结对帮扶等活动,为广大农村无职党员施展本领、发挥作用搭建了舞台。许多党员通过带领村民搞养殖、种大棚、跑销售,赢得群众的尊重和认同。
为党组织注入生机与活力
尚村镇内村养殖能手刘士雪,已从事貉子、银狐等养殖十几年,是沧州市优秀女企业家、致富女能手。她在2010年被吸收到党组织中后,把技术无偿地传授给7个养殖户。
刘士雪是内村近两年入党的8名党员之一。该村在发展党员工作中,将致富带头人、经济合作组织领办人及技术骨干、热心公益事业的好心人、群众自治组织负责人等人员列为培养重点,建立起了20余人的入党积极分子信息库。
发展培养优秀的“能人”入党,是肃宁县加强党组织凝聚力、战斗力的有效手段。“四个覆盖”把一大批有本事、有威望、群众认可的乡村“能人”充分调动起来,这些能人中,有的担任了经合组织领办人,有的当上综治小区区长、综治小区组长,有的成为村民代表,在群众中拥有一定的影响力。肃宁县把这些“能人”作为发展农村党员的重点培养对象,通过把这些人中的优秀分子吸收进党组织,使发展党员有了可靠的群众基础,强化了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2010年以来,全县共发展农村党员1324名,其中,各类组织骨干人员占95%。
为确保农村党员的政治标准,肃宁县还推行“公推票决”制度,在确定入党积极分子之前,由村代会进行讨论和民主推荐,得票率达到到会代表人数半数以上的,再提交党支部大会讨论通过。记者 周 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