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政法版> 对口援建

新疆兵团主动作为加快推进对口支援工作综述

2012-06-05 14:32:17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天山网 

    天山网讯(记者李秀萍报道)半个多世纪前,一支建设大军浩浩荡荡,从祖国四面八方汇聚西部戈壁大漠,在这里,他们建起了5座城市和阡陌纵横的绿洲。

    如今,由于历史、自然等多方面原因,肩负着屯垦戍边历史使命的兵团仍然面临着许多特殊困难和严峻挑战。

    2010年,党中央、国务院作出了对口支援新疆工作的重大战略决策。自此,一项举全国之力实施的援疆行动正式拉开帷幕,其声势之浩大、规模之空前,史无前例。

    两年来,兵团主动作为加快推进对口支援工作,在天山南北书写了荡气回肠的华美乐章。

    “双向对口、全面援疆”模式,彰显国家行动的深情厚谊

    以什么形式对口援疆能取得最佳效果?兵团高层认为,“双向对口、全面援疆”模式最符合兵团实际。

    “用心援疆、用情援疆、用智援疆”“要把受援方的事情当作自己分内的事来办”……高度的责任感、高昂的援建热情,使得大部分援建省市选择了一种付出相对要多,但效果显著的“双向对口、全面援疆”模式。

    黑龙江农垦总局的9个管理局对口支援农十师8个团场,哈尔滨市与北屯市结为友好城市。另外,黑龙江省农垦总局在计划外新增选8名优秀干部到农十师8个团场担任副团长,增派15名专业技术人员到团场开展援助工作,在全兵团率先做到了援疆干部及人才下团场。湖北省与农五师23个部门、9个团场、12个连队、8家企业建立了“双向对口、全面援疆”结对帮扶关系,形成“省对师、市对团、县对连、部门对部门、系统对系统、学校对学校、医院对医院”多层次、全方位对口支援格局。

    河南省8个省辖市对口支援农十三师8个团场,省政府机关各部门对口支援农十三师机关各部门。

    广东省东莞市按照“一镇街结对一团场,分阶段轮换”的思路,计划5年内实现东莞市32个镇街与农三师、图木舒克市15个团场结对的目标。

    ……

    农十师政委张成隆告诉记者,黑龙江农垦总局对口支援农十师8个团场,最大的好处就是将援建任务落实到具体单位,行动快、效率高、效果好、覆盖面广,而且学习对方经验更为直接、方便。

    “这种‘双向对口、全面援疆’的模式能将省委的精神原原本本落到实处,省、市可以互相促进。”对口援建农五师八十四团的湖北省鄂州市负责人告诉记者。得知鄂州市对口支援八十四团后,团场主动邀请鄂州市有关方面领导前来考察,鄂州市也邀请八十四团派出代表团回访。双方你来我往,两年来,援建项目逐一落实。

    2011年6月,湖北省十堰市委书记陈天会率党政代表团赴农五师八十六团考察,双方进一步确定了十堰市“五县一市四区”与八十六团22个连队结对援助关系,从而深化了“双向对口、全面援疆”模式。

    “双向对口、全面援疆”模式将对口支援从一个层面拓宽到多个层面,从单纯的经济援疆扩大到产业、干部、人才、教育、科技等领域,深化了中央提出的对口援疆内涵。

    两年来,各省市援疆工作亮点纷呈。

    江苏设立“江苏·伊犁名家讲坛”“农七师·淮安发展论坛”等,这些讲坛、论坛以经济社会发展的先进理念和成功经验为主要内容,邀请名家开展科技咨询、讲学、项目洽谈和文化交流等活动;北京市委组织兵团老战士走进北京活动,河北、河南等省市举办军垦老战士赴支援省市参观活动,弘扬了兵团精神、展示了兵团形象;

    500多名对口支援省市各类干部、技术人才赴受援师奉献才干,数千名各师干部及各类人才赴援疆省市接受培训;

    各支援省市不仅与受援师开展教育对口支援,还实施校与校之间的对口援助。辽宁等省市还提出,为受援师制定定向招生计划;

    中国工程院等单位与兵团签订合作框架协议,对口支援省市科研院所与各师达成援助协议,形成科技援疆的热潮;

    ……

    从点到面的拓展,从前方到后方的联动。“双向对口、全面援疆”模式,书写了国家行动的深情厚谊,体现了援建省市的真情实意,也彰显了兵团借力发力、实现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决心和信心。

    以援建为契机,加快基础设施改善和城镇化发展步伐

    过去的两年,兵团积极发挥主动性,坚持民生优先、基层优先、困难地区优先,坚持以规划为先导、以项目为抓手、以团场为重点的援建指导思想,民生项目建设成为各省市对口支援兵团最浓墨重彩的一笔——

    2011年3月15日,北京市对口援建农十四师的首个标志性项目——四十七团棚户区改造工程开工;

    2011年3月20日,河北省援建农二师二十九团保障性住房暨河北花苑小区项目奠基;

    ……

    援疆伊始,各援建省市把资金用到“最直接、最现实、最紧迫的民生问题上”,最先试点、最先开工、资金到位最快的都是民生项目。

    2010年8月11日,和田河洪水肆虐,一夜之间吞没了农一师南口农场等团场的大片农田、枣园和数千座职工住房。恰在此时,台州市委书记陈铁雄来到农一师、阿拉尔市调研对口援疆工作。看到烈日下一顶顶帐篷和一片片洪水蹂躏后的庄稼,陈铁雄的心一阵阵紧缩。他当即指出,“要立刻行动起来,全力开展抗洪救灾工作”,“要按照中央和浙江省委的指示精神,把灾民的安居问题作为援建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

    很快,一个由台州市资助5280万元,总投资3亿元的职工住宅恢复重建和安置计划开始实施,项目于2011年3月6日破土动工。当年秋季,受灾的900多户职工住上了新房。

    今年3月,记者在农一师南口农场采访时看到,一个具有江南风情的台州小区已经矗立在南疆大地上,成为当地一道亮丽的风景。

    在对口支援省市的援助下,兵团民生工程快速推进。2011年,兵团和各援建省市重点安排实施了保障性住房、设施农业、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等项目共计163个,总投资67.05亿元,其中援助资金15.96亿元。在所有项目中,民生类项目占74.7%。

    据兵团对口援疆办公室负责同志介绍,民生优先、基层优先、困难地区优先的援建原则促进了兵团城镇化建设和基础设施改善。

    火热的援建热潮带来殷殷期盼。全国对口支援兵团的消息,让农三师四十一团职工许振友兴奋不已:儿子研究生毕业打算回来,可是又怕回到兵团没有用武之地。“现在,儿子打来电话说,有了全国人民的支援,兵团发展肯定会有一个大跨越,回到兵团一定大有前途。” 许振友对记者说。

    对口援疆工作开展伊始,农五师八十八团雅玛特牧区的牧工们满怀憧憬,他们没事时喜欢聚在一起,述说自己的一个个梦想:“如果通过援疆,能帮我们在草场安装节水灌溉设备就好了,这里的草会长得很高,绿的时间会更长,我们养的牛羊会更健壮,那样,我们的日子会越来越好!” “如果能在牧区建一座像社区医院一样的医院,我们看病就更方便了。”

    现在,雅玛特牧区牧工的愿望正在一点点变成现实:2011年,对口援建八十八团的湖北省潜江市为团场投资200万元,建设了一个具有现代气息的文化广场。

    民生连着民心,民心关乎发展。10省市的对口支援,使兵团民生大为改善,使兵团的屯垦戍边事业更加充满生机和活力。

    产业援疆,授之以“鱼”更授之以“渔”

    5月的农三师图木舒克垦区,生机盎然。

    尽管已经过去十几天了,可是这里的人们还在议论广东核电集团专家考察投资太阳能光伏电站项目的事。大建设、大开放、大发展,让图木舒克人看到了更加美好的未来。

    2011年4月,在东莞市召开的对口支援产业招商推介会上,有4家企业与农三师、图木舒克市签约,金额达11.3亿元。

    同年8月,农三师、图木舒克市在广州市召开产业援疆、企业援疆项目推介会,共签约项目8个,投资总额达18亿元。

    同时,广东省东莞市、中山市、珠海市先后组织38个考察调研组到农三师、图木舒克市考察,有力地推动了产业援疆步伐。

    随后,图木舒克市前海建材有限公司日产2000吨水泥生产线项目、东莞永林实业投资有限公司奶山羊基地等项目相继建成投产。

    广东省凭借雄厚的人才、技术资源和产业基础,大力推进产业援疆,帮助当地增强自我发展能力,2011年安排4亿元资金支援农三师,占全省援建资金总额的37.11%。

    浙江台州民营企业占企业总数的90%以上,如何发挥民间资本在援疆中的作用,成为台州对口支援农一师、阿拉尔市的主要命题。

    为了搭建产业援疆平台,2011年,台州援疆指挥部与农一师、阿拉尔市协商,在阿拉尔工业园区注资5000万元规划建设一个占地14.5平方公里的浙江台州产业园。据台州援疆指挥部王侃副指挥长介绍,目前,园区已有5家企业签订了投资合同,已有4家企业开工建设。对口援疆工作启动两年来,兵团党委清醒地意识到,产业援疆是培育兵团自我发展能力的有效途径,是构建兵团现代产业体系的重要力量,是实现东西部经济合作、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的客观需要。两年来,兵团上下多方协作,积极主动促进产业援兵团。

    肩负着光荣使命的援疆省市党政部门也不约而同地在思考并形成共识:援疆工作不仅要“输血”,更要“造血”,要为当地留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造血细胞”。

    一时间,推介会、洽谈会等多种形式的经贸活动连绵不断。

    兵团层面:兵团领导带队主动赴援疆省市考察企业,协商产业对接;专门组织企业开展援兵团项目对接月活动;积极参与中央企业产业援疆推介会。

    支援省市层面:以园区为平台,吸引企业入住;建立合作共赢的援疆机制,形成资源互补型的企业合作模式;利用自身销售网络,为受援方打开农产品销售渠道等。

    受援师层面:主动组团赴援疆省市考察企业和市场,召开各种形式的项目推介会、贸易洽谈会等。

    如何增强造血功能?10省市妙招连连。

    广东省利用自身强大的资金优势,集聚、打造平台,主动援建农三师永安坝工业园区、四十一团物流产业园,共建现代休闲农业示范园区;主动登门拜访省内知名企业,促成了近百余家企业来农三师、图木舒克市考察洽谈。目前,投资15亿元的锦兴国际50万锭棉纺项目已签约落户图木舒克市,这是图木舒克市建市以来引进的投资额最大的项目。

    山西省按照市场化运作方式,帮助农六师、五家渠市建设山西工业园。山西省国有大型企业焦煤集团、同煤集团、晋煤集团、太重集团等多次组织专家赴疆考察调研,编制规划。太重集团还拟在五家渠市建设煤化工装备项目。

    江苏举办援疆“百企千亿”产业合作活动,镇江市前方工作组协助农四师签约意向产业项目10个,总投资超过42亿元,其中恒顺集团年产1万吨食醋项目、江苏金波新材料等大型项目顺利落户农四师。淮安市前方工作组协助农七师引进项目20个,协议引资额达70亿元。

    辽宁省与农八师、石河子市确定了石油化工、新型建材、农产品加工等10项重大产业合作项目。目前,新疆天业集团与辽宁阜新矿业集团共同出资建设“呼图壁天业铁列克年产1000万吨现代化煤矿基地”项目已经全面展开。

    ……

    2011年,南疆一些地区生产的红枣出现滞销,而农十四师生产的和田玉枣却供不应求。除品质和管理等方面的原因外,对口援疆 “亲戚”——北京市的大力帮助是重要原因。

    四十七团政委郭耀峰对记者说,北京对口支援农十四师后,不仅帮助四十七团建起了红枣加工基地,还在北京新发地批发市场和王府井步行街开设了和田农产品销售专区,组织华联、二商、超市发等12家大型商贸流通企业到和田签订红枣产销对接协议。在北京市有关方面的大力支持下,和田玉枣在北京成为抢手货。

    2011年,在兵团主动对接促进下,10个对口支援省市共在兵团投资项目219个,资金624.6亿元,到位资金121亿元,占兵团全年招商引资到位资金总数的30.4%。如今,产业援疆、企业援疆就是促进新疆、兵团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已经在支援方和受援方干部职工心中扎根。

    充分发挥主体作用,着力增强经济社会发展后劲

    10省市对兵团的支援,体现了祖国大家庭的温暖。可是,等、靠、要永远都不是兵团人的性格。自对口援疆工作启动起,兵团就提出,要充分发挥主体作用、主导力量和主动意识,变被动受援为主动受援。

    5月初,记者在各师采访时感觉到,兵团各级抓住援疆机遇,大发展快发展的主动性和主动意识日益增强。

    农一师、阿拉尔市提出,要处理好“硬件”建设与“软件”建设的关系。他们认为,“硬件”是生产发展和生活改善的基础和条件。对口援疆省市实施的住房、学校、医院和产业项目等有形的、看得见摸得着的“硬件”工程,让新疆各族群众真实感受到援疆带来的实惠。

    但是,如果思想观念、管理制度、文化知识等“软件”建设跟不上,“硬件”建得再好,房子修得再漂亮也显得缺乏灵魂。因此,农一师、阿拉尔市与浙江台州援疆指挥部协商后,决定发挥台州优势,在智力援疆上下工夫,建起了干部人才网络学习城,以培养兵团“三化”建设紧缺的专业型人才为重点,启动实施“干部人才援疆、干部人才培养、干部人才智力支持”三大工程。目前,浙江省及台州市已为农一师、阿拉尔市开办各类培训班21个,培训各类干部人才1000多人。

    如何将有限的对口支援转变为永久的合作发展?农八师、石河子市党政一班人认为,处理好依靠外援与自力更生的关系、对口支援与互利互惠的关系,就能形成主动受援格局,实现合作双赢。

    在这一原则的指导下,农八师、石河子市与对口支援的大连、阜新、铁岭三个市商议,除民生工程外,很多项目都由双方企业来洽谈、建设。辽宁省对口援疆工作前方指挥部副总指挥、农八师副师长衣庆焘说:“我们要通过科学援疆、理性援疆,力促双方共同发展。”2011年,辽宁省从农八师、石河子市引进1000万亩节水滴灌器材,为对口支援双方实现互利共赢探索了一条成功经验。

    双方还商定:今后凡落户农八师、石河子市的辽宁企业,每年拿出所缴税收地方留成部分的50%投入民生工程建设。此举,开了全国对口援疆工作的先河。

    如今,以支援方资金为杠杆,以市场化为运作方式,最终撬动财政资金、社会资金共同投入,已成为农八师、石河子市大力推进城镇化、新型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方式。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发挥着提高人的素质、陶冶人的情操的重要作用。河南是文化大省,中原文化源远流长。两年来,在农十三师主导下,河南电视台《梨园春》栏目在新疆各地开展了海选、擂台赛等活动,在红星二场举办“豫疆情——《梨园春》走进哈密走进农十三师大型文艺演出”,观众达1.5万人次。黄田农场与河南焦作云台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局达成合作协议,双方共同开发农十三师庙儿沟景区。河南省省长郭庚茂亲切会见参加“哈密农牧民、军垦战士看河南活动”的5名老军垦代表。

    兵团军垦文化题材的纪录片(系列报道)《难忘军垦》《援疆工作暖民心》《见证援疆大爱无垠》等相继播出(刊发)。

    有关专家认为,对口援疆是各省市的一项艰巨的政治任务,如果援建建立在双方互通有无、互借优势、共创双赢的基础上,那么对口,对口援疆就会成为援建方主动作为的自觉行动。

    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召开两年来,兵团经济总量增加、效益提升、民生改善。2011年,兵团实现生产总值968.84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16.0%,高于全国平均增速6.8个百分点,在全国各省区市排名第二;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683.51亿元,比上年增长52.5%,高于全国平均增速28.9个百分点,创1980年以来增速新高,在全国各省区市中位列第一;工业增速创1981年以来新高,实现全部工业增加值253.88亿元,比上年增长28.6%,增速较上年加快10.1个百分点,高于全国平均增速17.9个百分点;新批外商投资企业11家,投资总额3.72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0.3倍;引进外商投资的单个企业注册资本首次突破1亿美元。其中,大全新能源公司在兵团投资生产多晶硅项目,投资总额达2.98亿美元,成为外商投资兵团最大的项目。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人们有理由相信,有了党中央和全国人民的支持和厚爱,中央提出的“力争经过5年努力,在重点任务上取得明显成效;经过10年努力,确保新疆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就一定能实现,兵团建设大军、中流砥柱、铜墙铁壁作用就一定能发挥得更好。

[责任编辑:张学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