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政法版> 党报视点

以基层组织建设推进社会管理创新

2012-06-01 13:26:13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甘肃日报 

    基层党组织是社会管理创新的组织基础、领导核心、直接力量和重要纽带,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是社会管理创新的着力点。近年来,泾川县坚持“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服务社会管理创新”的理念,整合优势资源,创新工作载体,深化创先争优,激发基层活力,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不断提高。

    抓班子、带队伍,强化社会管理的力量保证。拓宽选任渠道,采取公推直选、竞争上岗等方式,营造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选人用人环境。加强教育培训,实施党组织书记能力提升工程,采取党校办班、外出考察、巡回宣讲、挂职锻炼等方式,锻造党组织书记党性修养、道德品质,增强服务群众、引领发展的能力。严格管理考核,认真落实述职述廉、诫勉谈话、“双议双评”等制度,细化目标责任,严格考核奖惩,形成了科学合理、运行高效的考核评价体系。注重作用发挥,按照“有岗党员依岗承诺、无职党员设岗定责”的思路,全面推行无职党员设岗定责和党员承诺制,着力提高党员干部推动科学发展、协调利益关系、应对突发事件、做好群众工作的能力,使广大党员干部成为创新社会管理的先锋队和生力军。

    抓基层、打基础,强化社会管理的组织保障。创新组织设置,积极推行村村联建、村企联建、村居联建模式,不断健全组织网络,扩大党组织覆盖面,形成功能互补、覆盖广泛的城乡党组织体系和基层社会管理服务体系。加大投入力度,深入开展城乡结对共建活动,整合部门资源,深入基层抓阵地建设、抓配套组织、抓政策培训、抓科技服务、抓产业发展,着力构建联动互促、齐抓共管的统筹发展新格局。加强民主管理,全面推行“四议两公开”工作法,强化基层党组织协调关系、化解矛盾、排忧解难功能,健全基层管理和服务的新机制,使基层党组织“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抓重点、拓领域,破解社会管理的制约瓶颈。实施党建品牌创建工程,采取领导包抓、部门帮建、党群互动等措施,精心打造农村“富民党建”、社区“和谐党建”、企业“活力党建”和机关“效能党建”品牌,在农村、社区、机关、企业等领域中形成一批看有形象、学有榜样、说有经验的党建典型。推行“民情流水线”工程,全面落实“三有一化”要求,深化社区党建活动,实行社区建设网格化管理,实现了社会管理在城市社区的全覆盖。加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细化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管理和服务人员的社会责任,优先发展公益慈善类和民办非企业单位,充分发挥社团协会组织在提供服务、反映诉求、规范行为方面的引领和示范作用,增强了创新社会管理的活力。

    抓载体、搭平台,激发社会管理的内在动力。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破解发展难题,注重抓好重点行业及窗口单位的创先争优活动,及时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加快推进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使群众真正感受到了创先争优活动带来的新变化、新气息。扎实开展“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和“城乡手拉手、党群心连心”活动,送政策、访民情、办实事、促发展,进一步增进了党群关系,提高了党员干部做群众工作的能力。加强和完善社会管理制度建设,引导基层党组织建立健全科学有效的社会化服务机制、利益协调机制、诉求表达机制、矛盾调处机制、权益保障机制,激发社会管理的内在动力,促进社会管理服务工作上台阶、上水平。

    (作者:李全中 中共泾川县委书记)

[责任编辑:闫天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