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争相递交入党申请书
如何实现基层党建工作与农村具体实践有机结合?肃宁县打破以行政村为单位设置党组织的传统模式,创新党组织设置方式,按照“群众走到哪里,党组织就跟到哪里”的原则,把党的组织拓展延伸到农村各个领域、行业,形成了覆盖各方的基层党组织网络,真正实现了群众在哪里,党的工作就开展到哪里,党员走到哪里,党的组织就建到哪里,党的旗帜就亮到哪里。
老党员在家门口张贴“党员家庭”标牌
村民们高兴地扭秧歌
此举打破了农村党组织的传统设置模式,有效地保证了各个组织的正确发展方向,激发了农村党员的模范带头热情。村干部之下的党小组组长和无职党员成为党组织在农村的有力触角和助手,村里的大事小情都可以见到党组织和党员的身影,过去党员集中难、开会难的问题迎刃而解。村里的致富能手、种养大户、红白理事会成员等各方面能人被调动起来,有的成了经合组织的领办人,有的成了综治小区长,有的成了村民代表,这些能人、特别是青年能手争相递交入党申请书,成为新党员和村干部的重点培养对象。
邵庄乡邵庄村是传统农业村,前几年发展设施蔬菜,由于管理和技术不到位,多数种植户赔了钱,失去了继续种植的信心。面对这种情况,大学生村官、党员白一志租下村民弃种的蔬菜大棚,决心亲自示范。她虚心请教专家、开展网络交流,仅用一年时间就把大棚经营得红红火火。2010年,她带头成立了蔬菜种植合作社,鼓励和吸引村民重新搞起了设施蔬菜。目前,合作社已和北京几家超市签订了长期供菜合同,可为农民增收200余万元。
2010年以来,肃宁农村共发展新党员1324名,其中各类组织骨干人员占到了95%。燕赵都市网驻沧州记者韩泽祥/文通讯员袁树凯、杨进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