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综治版> 成员单位要闻

人口计生委主任:纠正失衡的出生人口性别天平

2012-05-25 09:30:49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新华网 

    新华网北京5月24日电(记者吕诺、贾钊)出生人口的性别比例像一架摇摆的天平。在我国,天平的指针偏向男性一端已经持续30年。

    出生人口性别比,即每出生100名女婴对应的男婴数,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高于103至107的正常值范围,2008年达到最高值120.56。

    “必须纠正这架失衡的天平。”国家人口计生委主任王侠近日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表示,人口计生委联合有关部门将今年确定为出生人口性别比重点治理年,采取进一步措施降低出生人口性别比。

    “两非”行为是导致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的直接原因

    问:对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问题的综合治理已经进行了多年,其升高势头是否得到遏制?

    答:我国的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问题,持续时间之长、偏高程度之深、影响范围之广,在世界上也是少见的。非医学需要的胎儿性别鉴定和选择性别人工终止妊娠的“两非”行为,是导致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的直接原因。

    经过多年的综合治理,持续偏高势头得到初步遏制。2009年以来,全国出生人口性别比连续3年实现下降,到2011年已经降至117.78。

    问:出生人口性别比长期偏高引发了哪些社会问题?

    答:目前,出生人口性别比长期偏高引发的社会问题已经开始显现,所带来的婚姻挤压、性犯罪、拐卖妇女等问题不仅影响到个人发展、家庭幸福,更影响到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集中整治“两非”专项行动期间查处相关案件1.5万余件

    问:近年来我国针对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问题采取了哪些措施?

    答: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28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中,将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问题作为全面做好人口工作的六大任务之一,强调“在未来一个时期使出生人口性别比有明显下降”;《国家人口发展“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到2015年“出生人口性别结构得到有效改善,全国出生人口性比下降至115以下”的刚性目标;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就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问题进行了部署。国家人口计生委制定了《“十二五”时期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工作考核评估办法(试行)》,建立了省级目标责任制,加大了考核力度。

    近年来,各地探索建立了宣传教育、利益导向、全程服务、严惩“两非”、考核评估“五位一体”的工作机制,积极推广了村规民约修订、出生实名登记等行之有效的办法。

    2011年以来,国家人口计生委、公安部、卫生部、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总后卫生部、全国妇联等六部门联合组织开展了集中整治“两非”专项行动,共查处“两非”案件1.5万余件,处理各类有关责任人员近1.3万人,起到了强大的震慑作用,形成了部门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责任编辑:王苗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