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8日,由中新网、人民网、新华网、中国网、中原网等23家网络媒体记者组成的采访团来到新郑市,集中采访该市在社会管理创新上作出的成果。
110服务中心 市民大小烦心事都能办
为拓宽解决民生问题的渠道,更好的服务群众,方便群众,新郑市委市政府于2011年5月,成立了110服务中心。该中心依托公安局110这个方便快捷、群众依赖的特殊号码,融合“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信息系统,建立以110为统一呼号的社会管理服务平台,实行24小时工作制。
中心整合全市63个职能部门及各类社会服务热线,按照“资源整合、信息共享、方便群众”的原则,将全市关系民生的各职能部门资源高度整合,将网吧、学校、森林、防爆等集中到可视管理平台上。接警台可接受10路报警电话,同时对全市警力指挥调度,图像监控系统可支持1300个摄像头同时传输并储存图像。
对110指挥中心接到的非警务报警、群众反映的生产生活问题和各类热点难点问题,集中受理,归纳分类,按照“谁主管、谁负责”和“属地管理”原则进行交办督办,形成一个管用、有效、便捷的应急服务平台。从而实现了110“一号通”,群众遇到任何困难和问题,只要拨打民生110都能得到妥善处理。
薛店镇为民服务中心 融合行政办公便民服务
薛店镇把服务为先的理念贯穿于社会管理始终,坚持把社会管理创新作为第一保障,更加注重服务职能下移,建设服务型政府。
据悉,在优越的区位优势,便利的交通,以及富士康员工的入住的大环境下,未来2年薛店镇的人口将超过20万人。作为新郑市社会管理创新的综合试点乡镇,薛店镇政府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工作,为全镇居民创建稳定、和谐、有序的生产生活环境,按照“低成本、高效率、可持续”的原则,积极探索社会管理方面的新思路、新举措,投入300多万元建立1100平方米的为民服务中心。中心集行政办公、便民服务于一体,实行“一站式办理、一条龙服务”,民政、社保、医保、计生、信访、矛盾纠纷调解等部门入驻,为群众提供便捷、高效的服务。
薛店镇在建成的新型社区中建立为民服务中心,整合职能部门资源入驻社区,基本上可达到手续办理、信息咨询、矛盾调解、小病医疗等不出社区即可办理。在其他村,包村干部、大学生村干部定期下村服务、代办业务。同时,强化了综合治理、信访稳定、治安巡防等队伍建设,加大技防投入,从防控管理、交通管理、安全管理、社区管理做起,以新型社区为试点,建立数字化监控指挥服务系统,提高服务管理水平。
扎实做好接访下访、领导包案、“三调联动”、应急处置等工作,畅通群众诉求渠道,着力破解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源头性、根本性、基础性问题,努力化解各类矛盾。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建立安全生产投入保障机制,加强安全隐患排查和整治,严格重点领域、重点行业安全监管,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发生,群众满意度不断提高。
老年人服务中心 让老人享受一站式服务作为全国社会管理创新综合试点之一,新郑市始终将老年人的服务管理作为全市社会管理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2011年,新郑市把为老年人服务纳入社会管理创新工作中,以“创建老干部之家,创建老年人新家”为目标,依托新郑市老干部活动中心成立了老年人服务中心,旨在为全市老年人提供更好的、全方位的服务。中心所有的功能场所均对全市老年人免费开放,其中,老年人一站式服务大厅的建立给老年人办事带来了方便,主要为老年人办理相关的医疗保险、证件,为老年人提供一站式办公、便捷化服务。
新郑市在“十个所有”惠民生中明确提出要让所有的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依。公安局、民政局、老干部局等6家职能部门,作为牵头单位,制定了《新郑市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委员会关于深化老年人服务管理的实施意见》,开辟了老年人服务管理工作新途径。在老年人服务中心,新郑市设立了社会服务管理指挥中心,进行有效的社会管理。
据悉,新郑市老年人服务中心是市老干部局依托老年人活动中心高标准建成的,也是新郑市“十个所有惠民生”工程的试点。该中心集养老、学习、娱乐、健身、休养等为一体,设有羽毛球馆、台球馆、门球馆、麻将室、象棋室、棋牌室、健身房、医疗室、老年大学、老年人休息室等,可同时容纳2000余名老年人开展各种文体健身活动。中心采用动、静分离和郑韩文化相互应的设计理念,其建筑规模、占地面积、功能设置在河南省县级老年人活动场所中尚属一流。
秉承“全心全意为老年人服务”的宗旨,坚持“一切为了老人,一切服务老人”的理念,新郑市老年人服务中心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基础上,选拔业务精、能力强、素质高的工作人员充实队伍,并开通热线电话,为老年人提供医疗、法律、心理等方面的专业咨询服务,满足广大老年人全方位的需求。
青少年及大学生服务中心 身心问题全面解决
在原市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中心的基础上,新郑市青少年及大学生服务中心成立于2011年8月,是由市教体局牵头建立在市直中学的一个市级教育基地。服务中心设有中心设有服务大厅、大型综合教育展厅、无线视频监控室及咨询室、测量室、减压室、沙盘游戏及音乐放松室等心理专业功能室,同时设有专家接待室、青春期健康成长热线工作室等,聘请家庭教育、青春期健康成长指导师、具有教育能力和经验的“五老”人员为青少年开展主题教育活动。
针对青少年及大学生特点,服务中心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法制警示教育、特殊群体服务帮教;培训全市法制教师和心理健康辅导教师;摸排青少年情况及违法犯罪情况,研究原因,制定对策;协调联络驻境内高校参与共赢,全力服务青少年及大学生的成长创业,实现他们对青少年及大学生的100%服务管理,着力营造他们健康成长的良好社会环境,有效预防和减少青少年及大学生违法犯罪现象的发生,逐步实现青少年及大学生的自治自理。
据悉,服务中心不断增强服务意识,开通青少年法制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流动宣传大篷车,建立新郑市青少年及大学生服务网站,向驻境内各高校派驻服务工作站,建立大学生实践实习基地,加强地方党委、政府、企业与高校的沟通与合作,不断加大科技对新郑经济社会发展的推动促进作用。深入社区、企业、监狱等区域,利用特殊活动及专题宣传日开展社会公益宣传活动,全力服务青少年及大学生的成长创业,开创良好的社会环境。
对于未来,新郑市政法委副书记、综治办主任朱郁琦说:新郑市将继续认真落实中央决策部署和永康同志视察新郑重要指示精神,把社会管理创新摆在与经济建设同等重要的位置,以新型城镇化、新型工业化、新型农业现代化“三化”协调科学发展为路径,以缩小城乡差距、区域差距、收入分配差距为根本,逐步消除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现象,以民生优先、服务为先、基层在先、文化创先为引领,统筹经济与社会、城镇与乡村、服务与管理、基层与基础、当前与长远、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建设,全面提升社会管理的科学化水平,为构建和谐新郑,总结出“可信、可学、可推广”的社会管理模式,再接再厉,做出更大的贡献。 (朱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