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政法版> 对口援建

温暖民心的援疆春潮——写在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召开两周年之际

2012-05-18 14:12:39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新疆日报 

温暖民心的援疆春潮

——写在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召开两周年之际

    天山网讯 从2010年5月17日起,一批批满怀着激情和责任、智慧和汗水的创业者,从祖国四面八方汇聚天山南北,展开了新一轮对口支援新疆的宏伟画卷。

    短短两年时间,从昆仑山下,到伊犁河谷,新疆大地发生了巨大变化,各族群众深切感受到党中央和全国人民的关爱,感受到新一轮对口援疆的温暖春潮,共同谱写出一曲曲奋发崛起的华彩乐章。

    来自全国19省市的援助行动如春风化雨,无声地浸润着天山南北,改善着各族群众的生活,让新疆这片神奇的土地愈加美丽。

    高位推动 规划先行

    2010年3月29日至30日,全国对口支援新疆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按照会议确定的结对支援方案,19省市分别结对援助新疆12个地(州)市的82个县(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12个师。

    随后,国家部委、19省市主要领导陆续率领高规格代表团密集赴疆。从2010年4月7日新疆与上海就对口支援进行座谈,到2010年5月8日湖南省代表团结束在新疆的调研,短短一个多月里,各路考察调研团你来我往,一批批试点示范项目相继上马。行动之迅速,态度之务实,投入之倾情,前所未有。

    科学编制对口援助规划,是新一轮援疆的基础。今后5—10年对口援疆成效如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规划是否科学。为此,19个援疆省市组织了高层次规划专家队伍,赶赴受援地实地调研、现场考察,科学编制总体和专项规划。北京援疆指挥部深入和田农户家发放调查问卷,创造出农村安居富民工程“一村一规划,一户一方案”的有效模式。

    上海援疆指挥部成立了规划专家顾问组,协调上海4个甲级规划设计院参与规划设计。

    黑龙江省援疆规划编制工作努力做到援受双方思想统一、目标统一、行动统一。

    深圳市充分发挥规划编制方面的优势,变单纯的资金项目援助为协助和指导当地政府编制规划的“规划援助”。

    据自治区援疆办统计,新一轮对口援疆工作开展以来,各省市已投入援助资金153亿元,组织实施了1627个援疆项目,基本实现了援疆资金100%到位、援疆项目100%开工。

    自治区党委书记张春贤说,两年来,经各方共同努力,新一轮对口援疆工作开局良好,成效已初步显现。

 民生优先 普惠群众

悠悠万事民为先。集中力量优先保障和改善民生,着力解决各族群众迫切需要解决的困难和问题,让新疆各族群众生活更加富裕、幸福是新一轮援疆工作的重中之重。

19省市在安排援疆项目时,均把保障民生作为基本出发点,优先安排城乡居民住房、学校、医疗卫生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项目,并本着“急事先办,早让群众见到实惠”的原则,及时确定和启动受援县市急需、群众热切期盼、条件基本具备的试点项目,全力予以推进。

不到4个月,北京市实施的安居富民工程,就让和田县农民住上了宽敞明亮、设施齐全的新房。每户28190元的标准,配套了水、电、暖、厕、浴和天然气、太阳能设施,还结合当地特点规划了编织区、养殖区、特色林果种植区。“新房子不仅住得舒适,而且致富也有了希望。”和田县英阿瓦提乡托如孜村的吾不力卡斯木·依明老人激动地说。

山东省援疆前方指挥部副总指挥王立胜介绍,根据山东省援疆工作规划,山东省确定至少安排75%的援疆资金用于解决受援地各族群众民生问题。

上海市与泽普县成功对接一批民生项目,启动了3个村共366户安居富民工程。针对泽普县医疗设备及技术人才缺乏的问题,上海市还援助了1259万元医疗设备,帮助改善医疗条件。

据介绍,各对口支援省市将80%的政府性援疆资金用于民生建设,安排实施了4大类1024项民生工程,重点安排了安居富民、定居兴牧、棚户区改造、设施农业、高效节水、乡镇(村)配套基础设施、双语教育、村级文化活动中心、村级卫生室等项目。

产业援疆 提升内力

在注重民生建设的同时,新一轮援疆工作把“输血”与“造血”、“硬件”与“软件”、“支援”与“互利”相结合,形成了全面协同推进的新局面。

中央企业充分发挥在产业援疆中的骨干和表率作用,带头参与新疆重大项目建设。在自治区举办的中央企业产业援疆推介会上,中央企业与自治区签约近90个项目,签约项目投资总额达7000多亿元。

各对口援疆省市也将其人才、资金、技术、管理等优势与新疆的资源、区位等优势结合起来,引导、鼓励企业到新疆投资。去年全疆引进对口支援省市经济合作到位资金1281亿元,同比增长60%,一批事关民生建设的重大项目密集开工建设和建成,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在推进产业援疆过程中,新一轮援疆工作把增强新疆自我发展能力作为重点任务,立足发挥新疆的比较优势,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加快优势产业项目建设,推动资源、地缘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全疆上下强化责任落实,做好协调服务保障工作。为提高办事效率,推进援疆项目“绿色通道”建设,下放投资项目审批权限,切实为真干、实干的企业做好服务,确保一批重大产业项目顺利推进。

产业援疆有效拉动了当地的经济发展。广东省援助疏附县产业发展,当年实现开门红。去年该县生产总值同比增长21.8%,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长一倍,农民人均增收712元。

两年来,新一轮对口援疆工作的全面启动和推进,使新疆与全国各地在互动与交流中融合发展的进程不断加速。喀什、霍尔果斯经济开发区的建立和运行,阿拉山口综合保税区的建设,以及新疆各口岸的升级,使新疆承接内地与周边国家的人流、物流、信息流的“熔炉效应”更加凸显。

更新理念 奋起直追

援疆最重要的是更新理念,让各族干部自觉行动起来,成为新疆发展建设的中坚力量。

“近年来,大批援疆干部进疆,大批新疆干部到内地培训,大大改善了新疆干部和人才队伍结构,提高了新疆基层干部的素质,为新疆干部和人才队伍注入了新鲜血液。”自治区党委组织部援疆办主任石岗说。

在采访中,记者欣喜地看到,市场经济的意识、先进的管理理念、要求发展的欲望,正在融入各族干部群众的思想。英吉沙县县长祖穆热提·吾布力说:“我们与沿海省市的差距,很大程度上是思想观念、发展模式和工作作风等方面的差距。”

疏勒县牙甫泉镇党委书记陈运广认为:“眼界狭窄、思想贫困是经济贫困的主要原因,到东部省市参加干部培训,抓住了贫困地区发展的‘牛鼻子’。”

去年8月以来,山东省分10批组织2004名受援县、乡、村基层干部到山东学习考察,这是新一轮援疆中在全国最先启动的集中培训。山东省委常委、组织部部长高晓兵说,“我们按照‘缺什么补什么、发展需要什么提供什么’的原则,着力提高学员履行岗位职责、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所需的知识与能力水平。”

北京市将受援地干部教育培训纳入北京市整体干部教育培训计划,开通了“新疆干部在线学习网”,进一步扩大培训覆盖面,提升培训效果。

“通过培训,我们的眼光放远了,脑筋动起来了,行动有目标了。”这是接受培训的喀什干部的真切感受。

截至目前,各援疆省市已在新疆组织培训班862个班次,培训76387人次;组织赴内地培训班317个班次,培训11696人。

一些群众表示:“援疆干部扎实的工作作风、良好的精神风貌、开放创新的思路,带给我们很多感动,让我们感到新疆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我们应该学习这样的优良作风,埋头苦干,迎头赶上。”

战鼓已经擂响,大幕已然拉开。在全国人民的帮助下,新疆各族群众正以百倍的努力,紧抓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用智慧和汗水,推进跨越式发展的千秋伟业。

[责任编辑:张学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