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为了实战:公安机关能力素质全面迈上新台阶
2011年,被称为全国公安民警执法资格等级考试“元年”。全国公安民警的“高考”——基本级执法资格考试在全国推行。
可以发现,从“最帅交警”孟昆玉,到“奔奔交警”林祁斌,近年来老百姓“热捧”的执法明星,无不具有共同的特征――既严格公正规范,又理性平和文明。
为了改变公安队伍执法能力水平参差不齐的状况,公安部大兴学习研究之风,陆续举办市、县公安局长培训班,许多地方公安机关对民警旁听庭审、积极参加国家司法考试等做出制度性安排。
此外,公安部制定出台了30余件制度规范,尤其是长达12万字的《公安机关执法细则》出台,为民警规范执法提供了明晰的制度保障;强化执法管理,大规模推进基层执法办案场所功能区改造和网上执法监督管理,实现对执法办案的全程化、实时化、动态化监督;全国70%以上的公安看守所已实现对社会开放……
与执法规范化建设并驾齐驱的,还有公安信息化建设。目前,全国大部分省区市完成了警务综合应用平台建设,基本实现基础信息采集、网上作战破案、案件办理流转、实时执法监督等综合运用。公安信息系统从无到有、从概念到实体、从建设到应用,为实战提供了强大支撑。
目前,全国基层所队97.7%在网上运行,每百名民警的计算机达到104台,实行网上管理、网上考评、网上研判,全国侦破犯罪案件通过信息网络侦破的达40%,发达地区达到70%。
宝剑锋从磨砺出。2011年以来,公安部部署开展全国公安特警队伍“大练兵”活动。各地“实战实训、从难从严、全员动员”,组织开展了跨区域拉动演练、比武竞赛等形式多样的练兵活动。
一场场着力于提升全警执法素质的“大练”“大考”,无不凸显出人民公安砥砺前行的睿智与勇气,成绩令人振奋:2007年以来,全国公安机关共有125个先进集体和266名先进个人受到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表彰;48人荣获全国公安系统一级英雄模范称号,402人荣获全国公安系统二级英雄模范称号,169人荣获全国特级优秀人民警察称号,561个单位荣立集体一等功,31.22万人荣立个人一、二、三等功,5.16万个集体和85.67万名个人受到嘉奖。
然而,另一组数字却令人沉痛:2007年以来,公安队伍中先后有2226名优秀儿女用生命诠释了这一职业的神圣。“时时有流血,天天有牺牲”,是这个群体为捍卫祖国和人民平安所付出代价的真实写照。
回顾5年的岁月,在这支和平年代流血牺牲最多的队伍中,我们看到了人民警察对党的忠诚,对祖国和人民的热爱,以及对法律的坚守。我们深信,这支队伍将会与人民同呼吸,与祖国共命运,与时代共奋进,再创历史新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