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点
记者在评选委员会办公室看到,“全国法院优秀司法建议”,尤其是“全国法院十大司法建议”,每件都包括了建议函、所涉案件判决、情况说明、评审意见等内容,无疑是人民法院近些年来司法建议工作的典型和突出代表,集中反映了人民法院司法建议工作的“亮点”。
诉讼是反映社会矛盾的晴雨表。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些问题,经常会通过诉讼暴露出来,如果有关部门能及时发现并采取应对措施,必将极大地缓解甚至消除社会不稳定因素积累爆发的可能。关于履行金融安全保障职能的司法建议,很具有代表性。在案件审理过程中,江苏一家法院发现一个时期以来民间借贷纠纷呈迅速增长趋势,于是就在认真调研的基础上,就民间借贷纠纷中突出反映的金融安全和社会稳定问题及时向有关部门提出司法建议。收到司法建议后,有关部门非常重视,采取相应措施,及时预防、妥善应对,有效促进了当地经济健康稳定地发展,取得了良好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
实践中,也有法院根据以往审判经验,在社会出现重大事件时准确预判可能出现的矛盾纠纷,及时提出应对建议,效果良好。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有的法院主动组织力量认真总结审判经验,研究整理境外救灾制度和相关案例,就灾后救助和重建工作中如何预防和减少涉灾行政诉讼,妥善处理和化解有关矛盾纠纷等问题,及时向成都市有关部门提出司法建议。有关部门认真研究后采纳了该司法建议,及时依法组织实施了涉灾行政活动,有效地维护了灾区社会和谐稳定。
还有法院在案件审理过程中,发现社会管理领域存在一些漏洞,及时提出司法建议提请有关部门予以重视。关于加强对处方药销售渠道监管的司法建议,就是这方面工作的典型。案件审理中,北京一家法院发现一些药品安全问题,即向有关部门提出司法建议。有关部门高度重视,及时采取措施,弥补了消费者可能误用处方药的漏洞,有效地保障了患者的生命健康安全。
借鉴
记者从最高人民法院有关部门了解到,为了发挥好这些建议的示范和引领作用,最高人民法院将把“全国法院优秀司法建议”和“全国法院十大司法建议”印发全国各级法院,希望各地进一步提高认识,增强积极性、主动性,加强学习交流,不断提高司法建议工作的水平,为促进经济社会科学发展提供更多更好的意见和建议。
有关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特别表示,通过审判工作发现问题提出司法建议,反映了人民法院“心系大局”的宏观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但这些司法建议真正发挥作用,离不开被建议单位的理解、重视和配合。以往的成绩,是社会多方合力、集思广益、优势互补、群策群力的成果,也是社会整体成熟进步的标志;未来的发展,需要法院与社会各方继续努力。如此,社会管理才能更加完善,制度机制才能更加健全,政治经济才能更加进步。(张先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