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文化部党组成员、副部长杨志今在会上讲话
图为文化部社会文化司司长于群宣读《文化部关于通报表扬2012年农民工文化服务示范项目的决定》
图为文化社会文化司副司长李宏主持会议
5月10日,由文化部主办,文化部社会文化司、浙江省文化厅、中国文化报社和浙江省东阳市人民政府共同承办的全国农民工文化建设现场经验交流会在东阳召开。文化部党组成员、副部长杨志今,浙江省人民政府副省长郑继伟,文化部社会文化司司长于群,中华全国总工会宣教部巡视员包常春,浙江省文化厅厅长杨建新及浙江省金华市、东阳市部分领导出席了会议。会议由文化部社会文化司副司长李宏主持。
杨志今副部长在讲话中指出,从总体上看,近年来我国农民工文化工作受重视程度提高了,经费投入增加了,设施阵地扩展了,活动内容丰富了,服务方式多样化了,农民工群体得到了实实在在的文化实惠。不过,我国的农民工文化工作起步时间不长,基础还比较薄弱,各地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这些问题主要体现在重视不够、体制不顺、责任不清、保障不力、针对性不强等方面,特别是当前“80后”“90后”的新生代农民工已经成为农民工的主体,他们在生活境遇、思维方法、行为方式、人生目标上和他们的父辈有完全不同的追求。面对新的群体,一方面有针对性地满足农民工基本文化需求的任务十分艰巨,另一方面加强农民工基本文化权益保障又显得更加迫切,因此必须高度重视,措施到位,有效应对。
杨志今副部长强调,各地要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进一步认识到农民工文化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要从将农民工文化建设纳入政府基本职责、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纳入财政预算、纳入公益性文化单位工作内容、纳入社区和企业文化建设、纳入当地文化体制机制创新6个“纳入”入手,切实把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的要求落实到位。
郑继伟副省长表示,浙江省委、省政府历来高度重视维护外来务工人员的基本权益,包括基本的公共文化权益。在推进文化大省、文化强省建设过程中,始终把农民工文化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内容,纳入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范畴。不断强化各地政府的服务职能,创新农民工文化的服务模式,采取公共文化设施向农民工零门槛免费开放、建立农民工文化活动中心等形式,积极为农民工提供文化产品和服务,让外来务工人员也能与当地居民一样享受精神文化生活。
于群司长宣读了《文化部关于通报表扬2012年农民工文化服务示范项目的决定》,对40个示范项目进行了通报表扬,并对项目实施单位现场授牌。这些示范项目是在文化部对全国各地推进农民工文化工作督查调研的基础上,经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文化厅(局)推荐,文化部组织专家组集中评审,最终从全国70个项目中评选出的在农民工文化服务方面表现突出、具有典型推广价值的示范项目。
会上,浙江省东阳市文广新局、文化部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建设管理中心、广东省东莞市文化局、北京市朝阳区文化馆等6个代表示范项目建设单位的代表做了典型发言。
本次会议是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推动《文化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中华全国总工会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民工文化工作的意见》的实施,加快将农民工纳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而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对农民工工作高度重视,出台了一系列关心和保障农民工权益的重要文件。随着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有序推进,各级文化行政部门制定和实施了一系列保障农民工文化权益的具体措施,取得了明显成效。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各计划单列市,第一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城市文化厅(局)的相关负责同志;文化部部分直属单位的负责同志;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专家委员会部分专家;全国各地基层文化馆(站)、图书馆、街道、社区和企业等农民工文化服务示范项目的代表参加了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