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台戏,“演员”也至关重要,最后确定的6名巡讲团成员来自不同省份,都具有丰富的涉诉信访工作经验或相关经历,根据他们的身份和工作特点,每个人的宣讲内容都进行了合理的分工和统筹:钱晓晨负责从宏观和制度层面阐述“四个必须、五项制度”出台的背景、目的和意义;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民二庭庭长李红星重在传授“李红星工作法”——他独特的一套民事案件调解经验与技巧;现为河北省南和县人民法院义务调解员的鲍清芳大娘则以亲身经历讲述了她从一名上访人转变成为法院“分忧”的义务调解员的心路历程;重庆市第五中级人民法院退休法官陈绍惠介绍了心理学知识在化解涉诉信访中的运用;辽宁省本溪市中级人民法院立案二庭庭长石延民讲授了如何抓好诉前调解、落实终结案件移交的经验做法;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立案庭审判长金鸣讲述了自己如何用真心真情化解一个个涉诉信访积案的感人故事。
记者看到,每一位巡讲团成员的讲稿都是改了好多遍,几乎是每讲完一次,就要根据巡讲的效果和听众的反映,不断进行补充和完善。不仅仅是讲稿,整个巡讲活动也会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包括巡讲团成员的出场顺序、每个人的宣讲时间,以及宣讲语言和方式的一些微调,可以说充满了“艺术”,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努力使巡讲的效果达到最佳。
为了保证宣讲效果,每位宣讲人都有说明内容的PPT演示。巡讲团的法官包剑平不仅在制作PPT上下了很大工夫,在每位宣讲人演讲时,都会和其他同志一起,全神贯注地进行播放,为确保宣讲效果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她说:“巡讲和一般的先进事迹报告不一样,我们希望达到的效果是‘授之以渔’,不能简单地讲故事讲事迹,而重在传达理念、传授经验,但为了使巡讲更加吸引人,达到良好的效果,又不能不讲故事,因此巡讲必须采用丰富和生动的形式,让‘四个必须、五项制度’”深入人心。”
“我们不能说做到了完美,但从反响和效果来看,确实也在渐入佳境。”钱晓晨认为,这个成果来自于整个巡讲团队的合作,在巡讲过程中,大家互相帮助,互相激励,互相出点子,保持了高昂的斗志,体现了很好的团队精神。
一石千浪,感动之外有收获
巡讲团所到之处,就像一石激起千层浪,听了宣讲的法官纷纷表示,除了感动,巡讲团成员们在化解涉诉信访方面独到的经验和方法对他们的工作启发甚大,使他们获益良多。
“有鼓舞、有指导、有收获。”巡讲在天津“一炮打响”后,天津市高级人民法院院长李少平如是表示,他认为,巡讲活动形式新颖,内容感人,使听众的心灵受到了极大的震撼,既增强全体法官的信访意识,又强化了法官不能简单就案办案的审判理念。
重庆市高级人民法院院长钱锋在听完巡讲后,高度评价巡讲活动,认为该活动给法官传递了一种理念,就是做好法院工作必须牢固树立群众观念,提高做群众工作的能力,同时通过巡讲,巡讲团成员也传授了他们化解矛盾和做群众工作的方式方法,让与会的法官们受益匪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