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以来,山东省公安系统深入开展“做优小警务、确保大平安”活动,把做优小警务作为立警为公、执法为民的实际行动,有力地推动了平安山东和经济文化强省建设。
一、新时期推进公安工作科学化的基础工程
我们把做优小警务作为提升公安工作科学化水平的重要抓手,从涉及群众利益的小事做起,全力解决影响群众安全感的问题,全心全意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取得了良好成效。
维护稳定,确保平安。针对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矛盾多发期凸显期的实际情况,2009年以来,山东省公安战线立足本职、重心下移、强化基层,从群众亟须解决的小事办起,从群众关切的小处着手,努力侦破小案件,调解小矛盾,消除小隐患,平息小信访,解决小难题,防止小问题演变成大事端,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了大量不稳定因素。通过优化小环境、改善小气候,有力维护了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服务民生,促进和谐。做优小警务,要求公安干警以敬畏之心尊重群众、以赤诚之心守护群众、以谦和之心善待群众、以感恩之心服务群众,通过人性化执法和办案,体现党和政府对人民群众的关爱。推出一系列便民新举措,创建“山东公安民生服务在线”,点击量达到3800万人次,解决群众诉求17万余件,办理行政审批和服务事项189.6万余件,有效遏制了暗箱操作、吃拿卡要等问题,消除了“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的现象,公安民生服务在线成为服务群众的“连心线”、警民关系的“和谐线”、维护稳定的“平安线”。
制定规范,健全制度。针对易出问题的重点环节,着力完善执法细节,健全执法制度,细化执法标准,规范执法流程,最大限度地堵塞执法监督管理漏洞。以民意为尺子、民心为导向,经常性开展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调查,提高民意调查结果在绩效考核中的权重,将各种好经验好做法固化为制度。民意导向警务机制的逐步建立,提高了公安工作规范化、标准化和科学化水平。
二、确立民生导向的警务机制
做优小警务看似小事,但关乎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良好环境能否得到维护,关乎忠诚、为民、公正、廉洁的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能否化为公安干警的实际行动。
改“小节”顺民心。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狠抓队伍建设,从严治警,从“小事”抓起、“小处”入手、“小节”改起,强化宗旨意识和群众观念,解决“为谁执法、为谁服务”的问题。立足抓早、抓小、抓苗头,严格执行执法细则,完善诫勉谈话制度,避免小毛病酿成大问题。针对警风警纪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建立开门评警常态化机制,通过上门走访、案件回访、开门接访、网上巡访等多种形式,认真听取群众意见和建议,发现问题立即整改。围绕提升执行力,建立健全网上监督机制,确保各项“禁令”得到落实、服务承诺得以兑现。
办“小事”惠民生。不断创新社会管理和服务方式,大力推进网上在线式服务。采取“民警担任村官”、“民警包村居”和“流动服务车”、“流动服务站”等形式,开展上门服务。公布业务窗口办事流程和时限,推行代办、代送、代邮“三代”业务。探索租赁房屋、暂住人口“一站式”管理。开通各级公安局长“小警务惠民生”热线电话,随时随地解决人民群众关心的问题。持续开展“万名民警帮扶失业下岗人员”、“万名民警帮扶孤寡老人”、“万名民警帮扶留守失学儿童”等亲情式服务活动,满腔热情地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
破“小案”保民安。对各类犯罪采取“零容忍”态度,健全严打整治机制。在侦破大案的同时毫不放松小案,定期召开小案暨刑事案件告知会,完善警情监测会商、治安评估制度,研究小案发生规律,提高侦破率,做到“报警必受、接警必录、现场必勘、受案必查、接案必访、有赃必追、返赃必快”,以小平安保障大平安。推进“117”打防控体系,形成“线线相连、网网相结、网中有网”格局。实行多警联动巡防,提高街面见警率和现行犯罪抓获率。
纾“小怨”合民意。采取柔性执法方式,调处易激化的“小纠纷”。积极参与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三调联动”,畅通群众与党委政府沟通渠道。有访必接、有疑必复、有错必纠,公开信访工作程序、公开办案进展情况、公开案件办理结果,加强信访问题源头防控;建立警务区预防、基层所队化解、分局县局息诉“三道防线”,压减越级信访和群体上访;建立特邀调解员制度,借助社会力量化解矛盾。
查“小患”解民忧。持续开展安全隐患大排查,对重点部位实行日常查、突击查、随机查、反复查,最大限度地排除安全隐患。实行治安联络员制度,加强日常治安管理、服务和监督,及时有效地消除安全隐患。完善治安通报制度,通过媒体、网络、手机短信等多种形式,定期向社会通报治安形势和应对措施,增强群众的法律意识、安全防范意识和防范能力。
三、几点认识和思考
做优小警务是一种起于微、成于著,发于隐、见于显的警务工作模式,本质是民生警务,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把群众的小事当大事办,根本目的是服务群众、维护稳定。
贯彻党的执政理念的必然要求。做优小警务是贯彻落实“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理念的内在要求。服务群众必须从点点滴滴做起。要在思想上尊重群众,在感情上贴近群众,在行动上服务群众,切实打牢立警为公、执法为民的思想根基和群众基础,始终把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方便群众工作生活作为工作主旨,始终把提高群众安全感、满意度作为衡量工作成效的根本标准,切实做到民警围着群众转、警务随着民意走。
探索新时期公安工作普遍规律的有益尝试。做精做优小事和局部工作是做好全局工作、做好大事的前提和基础。做好新时期公安工作,要抓大不放小,统筹兼顾,善于从局部和小事着手,扎扎实实做好件件小事和日常管理。只有付出艰苦细致的努力,用公安干警的千言万语、千辛万苦、千方百计,才能营造和维护稳定和谐的社会大环境。
创新社会管理、维护和谐稳定的重要手段。做优小警务,就是要做好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和日常工作,确保社会和谐稳定。通过多为群众做好事、办实事,不断拉近与群众的距离,改善警民关系,进而改善党群关系。一个关怀,温暖一片人心;一个恶行,伤害一批群众。“群众利益无小事”,做优小警务维护的是社会大局、政治大局、稳定大局。
贯彻党的群众路线的有效途径。让人民群众满意,是开展做优小警务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公安机关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人民群众是否满意是衡量公安工作的根本标准。警力有限、民力无穷,公安机关只有与群众打成一片,坚持专门工作与群众路线相结合,充分发挥民智,广泛借助民力,才能完成好肩负的神圣使命。
(作者:吴鹏飞 山东省人民检察院检察长、省公安厅厅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