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管理网格化催生“宜昌经验” 湖北全省加速推广力争半年见行动一年见成效
法制网武汉4月18日电 记者 胡新桥 实习生 刘志月 “襄阳市城区800个网格划分完毕并配齐网格员、黄石市将城区38个社区合并为26个并重新划分网格、大冶市拟投入4000万元建设社区网格……”记者今日从湖北省委政法委获悉,以社区网格化管理为主要特征的“宜昌经验”正在全省17个市州全面加速推广,并力争半年见行动、一年见成效。
2010年10月,中央政法委、中央综治委确定了35个市、县(市、区)作为全国社会管理创新综合试点,湖北省宜昌市是其中之一。
被确定为全国试点城市之后,宜昌市将城区划分为1110个网格,每个网格配备一名网格员,实行社区网格化、管理信息化、服务扁平化、部门联动化,做到了“社情全掌握、矛盾全化解、服务全方位”,逐步探索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社会管理“宜昌经验”。
2011年11月24日至25日,全国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工作座谈会在宜昌市召开,社区网格化管理的“宜昌经验”受到党中央、国务院领导的充分肯定和与会代表的一致好评。会后,湖北省委、省政府随即召开全省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工作会议,省委书记李鸿忠要求在全省迅速推广“宜昌经验”。
李鸿忠指出,抓社会管理就是抓发展,投入社会管理就是投入发展。省长王国生也表示,政府要像重视经济发展一样重视社会管理,社会管理搞不好,经济发展快不了。湖北省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吴永文则要求,全省推行宜昌经验要“力争半年见行动,一年见实效”。
为确保各地结合自身实际加速推广“宜昌经验”,今年3月底,湖北省委政法委派出14个督查组,赴全省17个市州明察暗访,检查各地落实“宜昌经验”的进度。
督查结果表明,目前,湖北全省各地市都在紧锣密鼓推进网格化建设。十堰市城区100个社区被划分成807个网格,政府预算投入5000万元建设经费;襄阳市城区800个网格及网格员已全部到位,每人每月1200元,另由政府统一购买“五险”;县级市也不甘落后,大冶市今年准备投入4000万元建设社区网格。
推广“宜昌经验”,湖北各地并非一味照搬宜昌做法,而是结合各自实际灵活运用。鄂州市结合自身城乡统筹试验区建设,把城市社区网格延伸到农村社区;黄石市则结合正在推行的大部制改革,“撤街办、并社区”,把以前38个社区合并为26个,并重新进行网格划分;咸宁市把市区和各县市的社区网格建设统一规划,市区及下辖的赤壁市、崇阳县、通城县等地网格化建设同步进行。
湖北省委政法委有关负责人表示,“宜昌经验”是该省努力践行科学发展观、加强社会管理基层基础工作的成果,将继续下大力气在全省加速推广,让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成效惠及全省更多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