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4月17日从最高人民法院在江苏省苏州市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2011年全国法院知识产权案件数量持续大幅增长,同时总体呈现出新收案件增幅较大、专利纠纷数量持续上升、商业标识争议越来越多、著作权案件持续大幅增长、越来越多的市场竞争行为需要依法界定和规范等五大特点。
记者获悉,随着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的提出,权利人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普遍提高,知识产权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日益突出,人民法院受理的知识产权案件也持续大幅增加。2011年,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共新收和审结知识产权民事一审案件59612件和58201件,分别较上年的42931件和41718件增长了38.86%和39.51%。2011年,人民法院进一步加大知识产权刑事司法保护力度,积极参与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专项行动,知识产权刑事审判惩治和震慑侵犯知识产权犯罪的功能得到有效发挥。一审知识产权刑事案件增幅较大,地方各级人民法院新收一审案件5707件,同比上升42.96%。其中侵犯知识产权犯罪案件3134件,同比上升142.19%;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罪案件中涉及侵犯知识产权的774件,同比上升29.87%;非法经营罪案件中涉及侵犯知识产权的1747件,同比下降15.93%;其他案件52件。
同时,随着创新型国家建设进程的加快,对自主创新成果的保护需求日益强烈,我国专利纠纷案件数量出现大幅增长。2011年,地方各级人民法院新收专利案件7819件,比上年增长35.16%;案件纷争所涉及的技术含金量越来越大,发明专利案件和涉及药品、通信和环保等高科技领域的案件明显增多。与此相伴而生的是,案件的审理难度不断加大,审理结果对于整个行业的影响也不断增强。
实践中,商标作为承载经营者信誉的标识,在竞争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知名度较高的商标更是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利器,品牌日益关乎企业的生存与发展,企业创造和保护自主品牌的意识明显增强。与此相应,涉及商业标识的案件数量增长较快,商标授权确权诉讼急剧增加,商标侵权诉讼程序与授权确权程序交叉关联案件明显增多。2011年,地方各级人民法院新收商标案件12991件,比上年增长53.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