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综治版> 地方要闻> 甘肃

聚焦甘肃省首个村级《小康目标发展规划》正式发布

2012-04-16 11:11:26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法制网 

一个西部贫困村的小康蓝图 聚焦甘肃首个村级《小康目标发展规划》发布

  看到群众正在公路两旁植树,三赴庙咀村的王志贵(右二)和局机关的干部也加入到了植树的行列。

拟改造扩建的庙咀村养殖场。

    □文/图 周文馨 赵志锋

    4月5日,甘肃省首个村级小康目标发展规划——《静宁县司桥乡庙咀村实现小康目标发展规划》正式发布,这个承载着庙咀村148户665人小康蓝图的规划,让庙咀村贫瘠的山乡一下子热闹起来。

    这个规划里有一张实现全村富裕的时间进度表,2019年整村迈进小康不是梦!规划中的2012年系列“为民富民”项目日前已经启动!

    不实现小康决不脱钩。今年2月,甘肃省启动了规模空前的干部下基层扶贫解忧举措——全省“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全省各级机关联系58个贫困县的8000多个贫困村,40多万名干部直接联系40多万个特困户。甘肃省机关事务管理局帮扶的贫困村是庙咀村。

    甘肃省委书记王三运强调,“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是一项综合性的工程,要着力做到“四个体现”,即体现全覆盖、体现大规模、体现综合性、体现长效化;要重视“三个防止”,即防止增加基层负担、防止形式主义、防止弄虚作假;要打造“三大工程”,即打造机关作风转变的形象提升工程、打造教育培养干部的能力锻造工程和打造造福人民群众的德政民心工程。

  摸底贫困村的“昨天”

  甘肃省政府副秘书长、省机关事务管理局局长王志贵(左一)与当地干部共商扶持庙咀村养鸡产业的措施。

    贾小兰家和庙咀村大多数家庭一样,是一个普通的四口之家,家里盖起了两座鸡舍,养着一千多只鸡,虽然收入在村里不算低,但供着两个大学生的她,还是觉得日子过得紧巴巴。

    庙咀村村支书高志科介绍,该村地处陇东旱塬,下辖阴湾、阳湾、庙咀、河湾四个社,全村耕地2486亩,148户665人,人均产粮仅379公斤。村里没有较明显的支柱产业,2011年人年均纯收入2248元,低于农村困难户标准人均年收入2300元。

    今年2月20日,全省“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刚一启动,省机关事务管理局就成立了“协调推进领导小组”开始走村入户,明确提出了单位联村、干部联户具体工作任务,要求对帮扶的村户做到“六个不能”:不能因贫而生活不下去,不能因贫看不起病,不能因贫上不起学,不能因贫有违规行为出现,不能因贫不赡养老人,不能因矛盾出现越级上访。前期,由甘肃省机关事务管理局副局长赵伯平带队深入庙咀村进行了摸排,走访了50多户。

    3月7日,甘肃省政府副秘书长、省机关事务管理局局长王志贵带领全局处以上干部冒着风雪赶到庙咀村,走访村委会、村小学、村果园、养鸡户及贫困户,提出“单位联村”工作要做到“五个一”,即理清一个好思路、制定一个好规划、建设一个好班子、发展一项好产业、一年帮扶一个好项目;“干部联户”工作要做到“三个一”,即找到一条致富路、提供一项好技术、一年解决一件“难心”事。

    从3月13日开始,半个多月的时间内,局里77名干部分6批到庙咀村与120户贫困户进行攀亲认门。在入户的过程中,干部们自发地带着茶叶冰糖、大米食油等慰问品,通过发放民情联系卡,拉家常、嘘寒暖、问打算等形式,了解了联系户的土地、住房、收入等基本情况,摸清致贫原因,提出致富建议。

    其间,还派出3名干部带着被褥等生活用品,常驻庙咀村,通过入户调查、实地查看、走访座谈等方式,对全村148户农户基本情况、2012年联村帮扶实施项目及今后帮扶工作方向进行了摸底和调研。

    通过调研摸底,一份《庙咀村摸底情况分析调查报告》出炉。这份调查报告直指庙咀村致贫顽疾:道路等基础设施不畅、缺少支柱产业、学生教育费支出较大、老龄寡居户缺少劳力、农村劳动力素质不高等。

    调查报告指出,虽然“新农合”已经普及,但农民很难就近就医,“新农合”报销的金额、报销的额度也很有限,因病返贫现象突出。庙咀村的席某,自己体弱多病,媳妇患有脑瘫,父亲又常年患病,还要抚养两个幼儿,生活非常困难。从摸底情况看,全村因病致贫的家庭达到了23户。

    记者了解到,庙咀村每年劳务输出人数占全村总人口的22%,以青壮年为主,主要在邻近县市从事建筑、运输、鸡蛋销售等行业。但因大多数文化水平低,掌握技能少,且缺乏组织性,外出就业途径少,门路窄,只能简单地从事一些重体力劳动,劳务收入普遍较低。

[责任编辑:王苗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