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城市,美好家园。 插图:万璇
社区是社会的基本单元、维护稳定的第一道防线。近年来,宜昌市积极探索,大胆实践,构建了以人为本的网格化管理、信息化支撑、全程化服务社会管理“一本三化”新体系,探索了新时期社区党建工作的新路子,助力文明城市建设,在全国产生重大影响。
建立网格党小组。按照“街巷定界、规模适度、无缝覆盖、动态调整”的原则,创新城市社会管理体制,把城区121个社区划分为1110个网格,每个网格配备一名管理员,形成街道、社区、网格三级管理服务网络。因应这种调整,构建与网格相配套的组织体系,将社区党支部向下延伸,把党小组建在网格上,发挥网格党小组直接联系服务群众、组织动员群众、宣传教育群众的作用。
组建“三支队伍”。即:社区专职工作者、网格员、志愿者队伍。充实基层社会服务管理力量,增加社区专职工作者职数,每个社区按5至9人配备;面向社会公开招录1110个网格员,实行“一格一员”,负责公安、综治、食品安全等七项信息采集和综合服务。
构建区域“一体化”党建格局。在街道设立“大工委”,在社区建立“大党委”,实行专职委员加兼职委员制,重点吸纳有影响力的辖区单位党组织、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党组织负责人为兼职委员。成立街道党建工作协调委员会,定期召开社区党建工作联席会、网格党小组碰头会,形成区域性社区党建组织架构。
整合内部资源,优化运行机制。将街道原有职能机构整合,以党员群众服务中心为基础平台,设立便民服务中心、综治信访维稳中心、网格管理中心,在社区对应建立便民服务站、综治信访维稳站、网格管理站,为党员和居民提供各种便捷服务,排查化解各类矛盾纠纷。推进以网格为基础的社会管理服务信息数字化,实现居民各项服务诉求“一线连接、一键直通、一网受理、及时响应”。
网格化最明显的特点就是能够实现精细化管理、零距离服务,为社区党建工作提供了崭新的空间。我们通过创新活动载体,让党组织和党员在服务居民群众中创先争优,发挥作用,增进感情,巩固群众基础,增强凝聚力。(蔚盛斌:宜昌市委常委、组织部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