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公证机构全程参与公租房摇号配租 5万套公(廉)租房分配实现零投诉
法制网记者 徐伟 实习生 邓予
2011年3月2日21时,重庆市公租房首次摇号配租在重庆国际会展中心举行,政府领导、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申请人代表及新闻媒体的记者把会场坐得满满当当。
3位公证人身着工作服、佩戴公证胸章、表情严肃却信心十足地对摇号的每一环节进行了公证监督。
“事后,市房管局、市公租房管理局的工作人员纷纷表示他们的服务令人满意,对此次公租房摇号配租的成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今天,在接受法制网记者采访时,重庆市司法局副局长、市公证协会会长张晓涛先从这件事讲起。
张晓涛说,在服务社会管理创新、促进经济发展方面,2011年全市公证行业凝心聚力,积极办理好涉及土地流转、林权改革、旧城改造拆迁、移民安置、公(廉)租房分配等方面的公证业务,为促进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得到解决、为平安重庆建设和社会的和谐稳定提供优质高效的公证法律服务,充分发挥公证工作在解决社会矛盾方面的“第一道防线”作用。
记者了解到,从2011年3月2日起,重庆开始对民心佳园、康庄美地、民安华福、两江名居等公租房进行摇号配租。在整个公租房摇号配租的过程中,都有重庆市公证机构的参与。
首批公租房摇号配租共计15821套房源,申请人达22317人,相当于1.4个人“争”1套房子。在接到市公共租赁房管理局向市公证处提出的公证申请后,袁野、董泽荣、杨佳莉3位高级公证员被指定服务这次公证业务。“公租房是个新兴事物。什么是配租?整个系统如何运作才能保障每个人都能有同等的配租机会?这都是我们在对公租房摇号配租项目进行审查时一直考虑的问题。”重庆市公证处常务副主任袁野说,他们提前一周就介入了该项目的公证工作。
为了弄懂电子摇号配租程序软件的运作原理、确保这套系统能够让每位申请者机会均等,3位公证员除了听取专家讲解外,自己私下还认真琢磨每一个摇号细节。他们和公租房管理局一起,对配租方案、软件设计、运行效果,甚至用什么样的措辞来向公众进行说明,都进行了反复细致的探讨。他们讨论了3天,对摇号配租书面程序修改了不下5次。
重庆市司法局律公处处长、市公证协会副会长陈治元告诉记者,正是秉着这样的公正和责任之心,重庆市公证机构圆满完成了此次以及随后的4次公证任务。为近5万套公(廉)租房分配办理现场监督,没有收到任何来自群众认为分配不公的投诉。
通过积极围绕政府中心工作,服务大众,推动和促进了重庆市公证工作向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更广、更深的领域发展。据统计,2011年重庆市公证机构共办理各类公证161669件,其中,经济公证16026件、民事公证107265件、涉外公证34888件、涉港澳台公证3490件,基本实现了全市公证业务健康持续发展的目标。法制网重庆4月6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