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bak> 今日网媒聚焦> 警察网

现如今,踏着父辈的足迹前行

2012-04-06 11:10:56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中国警察网 


  “陈越”,这个名字对陈继鸽来说既熟悉又陌生。

  熟悉,是因为这个名字曾经就是自己的名字。

  陌生,是因为在自己不满一岁、甚至还不会念这个名字的时候,父亲陈鸽英勇牺牲,自己的名字随后被家人改为“陈继鸽”,这一叫就是28年。

  继鸽,其中的含义不言而喻。“这个名字,对我的人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现为广东省深圳市公安局机场分局民警的陈继鸽说,正是这个名字激励他义无反顾地投身公安事业。

  “国家和人民的利益高于生命”——与陈继鸽一样,在每一位公安英烈子女心中,父辈的事迹和精神铸就了这样一座丰碑。这座丰碑时刻鞭策着他们传承父辈的精神,不断前行。

现如今,踏着父辈的足迹前行


严慈像父亲一样高大


现如今,踏着父辈的足迹前行


蒋一玮通过无偿献血回报社会

  志向 像父亲一样成为一名警察

  当陈继鸽身穿警服站在奶奶面前时,老人笑容伴着泪水,轻抚着陈继鸽的帽檐和肩章。

  父亲的离去,让很多公安英烈子女刻骨铭心,在失去父爱的同时,也在他们心里种下了一粒对公安事业向往的种子。伴随着时间的孕育,这粒种子慢慢生根、发芽、成长……

  父亲1996年去世时,蒋一玮才10岁。一到放学或周末,她总往烈士陵园跑,坐在冰凉的地上和父亲聊天。父亲的墓碑上39个鲜红的“心”字,一直让蒋一玮迷惑不解。

  直到有一天,守陵的爷爷给她讲了“心碑”的故事。原来,这块“心碑”,是父亲生前解救的39名被拐妇女捐款一笔一画刻上去的。

  这个“心碑”让她读懂了父亲。从此,蒋一玮暗下决心,也要像父亲一样成为一名警察。

  10年时间转瞬即逝。2006年夏天,已是四川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生的蒋一玮第一次穿上了警服。

  为了让在天国的父亲第一时间看到自己穿警服的样子,蒋一玮拿着刚刚照好的大头贴,跑到父亲的墓前,端端正正地给父亲敬了个礼,把大头贴贴在墓碑上,庄重地告诉父亲:“从今天起,我就有能力照顾妈妈、回报社会了。”

  与蒋一玮不同,父亲牺牲时,吴磊已经大学毕业。在父亲的追悼会上,全市4000余名出租车司机自发组织起来,排成10里“长龙”齐声鸣笛致哀,并免费接送吊唁的群众。

  吴磊对父亲的工作并不了解。“当时,我在想,父亲只是一名普普通通的民警,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人来为他送行?”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问号被慢慢解开。

  父亲离开后的那段时间里,每天都有很多素不相识的群众到家里看望吴磊和母亲。从他们口中,吴磊听到了父亲为养鱼专业户四处买药,救活一塘鱼、挽救一个家庭的故事;听到了父亲顾不上吃饭、顾不上天黑路滑,为群众找回走失亲人的故事……在群众的讲述中,吴磊感受到了父亲对群众深沉的爱,更感受到了来自群众那沁人心脾的温暖。

  正是在这个过程中,吴磊对父亲从事的警察职业有了全新的认识,对父亲的忘我工作有了更深的理解。在组织的关怀下,吴磊走进了警营,也成为一名光荣的人民警察。

  然而,选择警察这个和平年代流血牺牲最多的职业,对英烈家庭来说,是怎样艰难的决定?

  2003年,任鹏参加了高考,以他当时的成绩完全可以上一个不错的大学。奶奶和妈妈也希望他上一个经济类学校,毕业后去金融部门工作。

  然而,任鹏偏偏选择了山东警察学院,选择了和父亲一样的治安管理专业。“我要做一名像爸爸一样的警察!”奶奶和妈妈理解他的志向,没有再阻拦他。

  就连给陈继鸽改名的家人,对他从警的决定同样难以接受。在陈继鸽决定报考中国人民公安大学之后,奶奶明确表示反对。

  一天夜里,陈继鸽听到一阵啜泣声从奶奶房间传来。他悄悄走到门口,听见奶奶正在自言自语:“陈鸽啊,继鸽跟你太像了,他现在也想当警察,如果再有个三长两短可让我怎么活啊!”

  听到这里,陈继鸽再也忍不住泪水,冲进房间,跪在奶奶面前哭着说:“爸爸是英雄,我是他的儿子,就让我踏着他的足迹,去继承他的事业,请您理解孙儿的选择……”

  2002年9月,陈继鸽如愿以偿考入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当陈继鸽放假回家,身穿警服站在奶奶面前时,老人遍布皱纹的面颊上笑容伴着泪水,她没有说话,只是轻抚着陈继鸽的帽檐和肩章……

现如今,踏着父辈的足迹前行


任鹏在父亲生前战斗过的地方工作


现如今,踏着父辈的足迹前行


马光杰瞻仰父亲遗物

  传承 愿从父亲的岗位上开始警察生涯

  “每当遇到急难险重任务,我总是想到当年第一个冲向危险的父亲,因此我不能落后、更不能退缩。”

  顶着“英烈后代”的光环,公安英烈子女在成长过程中,没有把这个光环当作资本,而是凭着自己的努力,在前进的道路上走好每一步。

  吴磊入警后,单位领导决定安排他到风险相对较小的综合部门工作。他却找到领导请求说:“让我从基层干起吧,我愿意从父亲工作过的岗位上开始我的警察生涯。”

  于是,吴磊成了双树派出所的一名民警,他的办公桌就是父亲生前用过的。

  在父亲工作过的单位上班,周围的同事像对待亲人一样对待他,处处关心他、帮助他。然而,警察工作远没有吴磊想象的那样简单。

  吴磊至今还清楚地记得第一次制作笔录的情形。

  当时一名群众来所里报案称家中被盗,吴磊热情接待并认真作了笔录。可当领导看到笔录,向吴磊询问一些案件的细节时,他说不清了。领导和同事不但没有责怪他,反而热情地鼓舞、帮助他,“叔叔同事”们纷纷给他讲解作笔录的方法和要点。

  那一刻,吴磊深刻地认识到,作为烈士的后代,组织给予他很多的关怀与温暖,然而,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人民警察,必须脚踏实地从一点一滴做起。

  从此,吴磊每天认真学习法律条文、学习网上办案。一有闲暇时间,就自己虚拟场景,练习作笔录,然后向老民警请教。经过刻苦学习,吴磊很快成了所里的骨干。

  一次,吴磊跟随老民警一起值夜班,凌晨4点接到群众报案,称附近的一家粮店被盗,吴磊他们立即出警。在老民警的指点下,吴磊认真勘查现场,循着地上散落的米粒很快就抓到了盗贼。天亮时,粮店老板惊讶地说:“你不是老吴的儿子吴磊吗?”吴磊笑着点点头。

  “两年前,我的粮店开张时,就是你父亲帮忙张罗的。今天,你又帮我破了案,真不知道该怎么感谢你们呀。”老板的声音显然有些激动。吴磊笑着说:“谢什么,这都是警察应该做的。”

  吴磊嘴上虽这么说,但心里却感到美滋滋的,充满了自豪感。晚上,他特意买了一瓶酒、一包香烟,来到父亲的墓前,郑重其事地向父亲报告了这件事,并保证要做一名合格的人民警察,绝不给父亲丢脸。

  从那以后,每当工作中取得成绩,或是遇到烦恼,吴磊都要到父亲的墓前坐一会,向父亲倾诉心中的想法。

  “父亲对于我来说是光环,更是不断激励我努力工作的强大动力。”任鹏穿上了梦寐以求的警服后,也来到了父亲战斗过的地方——莱芜市公安局莱城分局治安大队,和父亲一样成为了一名治安民警。“每当遇到急难险重任务,我总是想到当年第一个冲向危险的父亲,因此我不能落后、更不能退缩。”

  2008年2月,在办理一起案件时,任鹏和同事蹲守了两天两夜后,终于在第3天早上发现了嫌疑人。任鹏第一个冲上去,把嫌疑人摁倒在地将其制伏。

  “因为父亲就是在和犯罪嫌疑人搏斗时牺牲的,那一刻,我觉得父亲和我在一起。”任鹏说。



现如今,踏着父辈的足迹前行


闭李莉已长成大姑娘

  回报 为了纪念您,希望能为社会做点事

  “如果不好好工作,既对不起九泉之下的爸爸,也对不起组织的关怀。”

  3月27日,四川省金堂县烈士陵园庄严肃穆。身穿警服的蒋一玮小心地擦拭着父亲的墓碑,眼中噙满泪水。

  她已经记不清这是第几次来这里了。每次去看爸爸,她都会带着前天晚上写好的信,念给他听——

  “爸爸,你知道吗?现在,每当生日的时候,我都会去无偿献血,因为那一天是你和妈妈把我带到这个世界上,给予了我生命。为了纪念您,女儿希望能为社会做一件有益的事……”

  “爸爸,你知道吗?我送一位寻找儿子的老人去车站,带他到附近饭馆吃了饭,买了晕车药,还给他买了车票,最后弄得自己却没有钱坐公交车,但女儿在回去的路上走得特别踏实……”

  蒋一玮心里永远无法忘记,虽然10岁时就失去了父亲,但是,来自四面八方、社会各界的关爱,伴随着她茁壮成长。而如今,自己已经长大成人,可以回报这一份份关爱。

  与她一样,许多公安英烈子女同样用一颗真心、爱心回报社会,同样传承、发扬了父辈的精神。

  闭李莉2003年7月从学校毕业后,顺利地通过了公务员考试,在广西来宾市公安局凤凰派出所当上了一名户籍民警。

  “做户籍工作,就是为老百姓服务。我多走一步,群众就少走一步。”闭李莉经常这样告诫自己。就这样,只要群众需要,她随叫随到,坚持为弱势群体上门服务。

  几年来,经她手整理的各类户口档案有上千份,办理的户籍迁移、农转非、居民身份证等手续有近万份,没有一份出现差错。

  2005年初夏的一天,闭李莉接到一位居民办理户口簿的求助电话,她连饭都没吃就赶到单位,麻利地复印了户口簿,并自己掏钱用特快专递寄出。事后,这位居民登门道谢并拿出快递费,但她说什么都不要。事后,她说:“看到群众满意的笑脸,觉得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后来,闭李莉调到来宾市公安局110指挥中心工作。在新的岗位上,闭李莉始终做到细心、耐心,让群众放心、满意。“如果不好好工作,既对不起九泉之下的爸爸,也对不起组织的关怀。”

  而对于温燕珊来说,“像爸爸一样当一名优秀的人民警察”还是一个梦想。19岁的她现在是广东警官学院的大一学生,但她不放过每一个回报社会的机会。

  “她总是尽力把每件事都做好,生怕自己做不好给她父亲抹黑。”温燕珊的同学小林这样评价她。

  虽然才是大一新生,温燕珊已经和同学一起参加过3次中超联赛安保执勤。她负责的是场馆入口处的安检工作,使用金属探测仪对每位进场的观众进行检查。

  “每一次扫描就是一次深蹲,因为你要从肩到脚扫一遍。”小林说,由于观众人数众多,一场比赛下来,每位安检员至少要做上千次深蹲,“有一次执勤,燕珊晚上11点才回到宿舍,当时她的脚已经麻得没有知觉了,我看了都心疼。”

  温燕珊却笑了:“是挺累的,不过也很能锻炼人,又是穿着警服执勤,感觉很自豪,以后有机会还要去。”

  记者采访温燕珊时,正好到了学校规定的集合列队时间。

  方阵中的温燕珊昂首阔步、神采飞扬,让人仿佛看到几年后这朵正茁壮成长的“铿锵玫瑰”迎风绽放的样子。

[责任编辑:金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