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南昌4月5日电 进入福银高速公路江西省临川服务站,远远就能看到一块“雷锋哥驿站”的指示牌。这是江西省交警总队直属三支队三大队今年新推出的服务项目,为遇到紧急情况、需要求助的司乘人员提供帮助。
3月25日,一名姓黄的乘客在临川服务站上厕所出来后,发现他搭乘的从抚州到泉州的大巴已经开走了。没有司机的电话,车上也没有其他熟人,于是他找到了“雷锋哥驿站”。值班民警李志涛得知他的遭遇后,立即打电话到大队值班室,通过客运班线台账查询到这趟班车的营运公司电话。不久,班车司机掉头回来,把这名乘客接走。
大队长陈和平告诉记者,在高速公路服务区,乘客被甩、司机买不到车辆零配件、物品被偷等事情时有发生。而在服务区休息的一般都是外地人,对当地情况不熟悉,发生此类事情后常常不知所措。为此,大队在服务区设立“雷锋哥驿站”,公布交警值班电话,并安排民警定期值班,方便司乘人员求助。
江西省交警总队直属三支队三大队组建于2004年,目前在岗的25人中23人是“80后”。在管辖的福银高速江西省进贤县至南城县的100公里路段,这支年轻的队伍除做好规范执法、预防事故的本职工作外,还尽其所能为过往司乘人员提供各种帮助。因此,这个大队被过往司乘人员称为“雷锋大队”。
一些有智障的流浪者偶尔会误入高速公路,这给道路安全带来很大隐患。对于交警来说,把智障流浪者带离高速公路,就履行好本职工作了。但江西省交警总队直属三支队三大队民警吕凯却把这项工作延伸了好几步。自2009年以来,在吕凯的帮助下,有21名流浪人员返回家乡。
“智障流浪者饱受欺凌,他们也渴望回到家、和亲人在一起。但是,如果没有他人帮助,智障流浪者可能永远也回不了家。”吕凯说,把智障人员带离高速公路,只是暂时消除隐患,过不了多久,他可能又回到高速公路或跑到国道、省道上,安全隐患并没有根除。
智障人员思维紊乱、语言模糊不清,要从他的只言片语中获取有效信息非常困难,需要很大的耐心。在多年实践中,吕凯总结了一套救助智障流浪者的工作法,十分有效。在吕凯的影响下,大队民警主动救助误上高速公路的智障人员超过60人,直接帮助其回家的有50多人。
为了预防交通事故,三大队民警与沿线的气象、路政、施工单位和地方交警联系,历时3个月,往返辖区路段100多次,绘制了辖区高速公路预警示意图和管制分流示意图。
预警示意图标注了辖区路况概貌以及易发生事故、易起雾、易积水路段,管制分流示意图则标注了周边4条国省道、交叉路口。这两张示意图印在一张卡纸上,在发生恶劣天气或高速公路需要封闭时,发给过往司机,受到了一致好评。
良好的工作表现源于团结向上的团队精神。采访中,三大队多名民警告诉记者,在这个以年轻人为主的集体里,大家相处融洽、互相帮助,每个人都能发挥自己的优点。
江西省交警总队直属三支队三大队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把本职工作与为司乘人员提供帮助紧密结合,近年来涌现出全国抗冰救灾英雄冯雅琴、江西首届十大“雷锋哥”吕凯、全省抗洪英雄熊伍根等一批先进典型。大队也多次获得全省道路事故预防先进集体、青年文明号、先进基层党组织等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