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微博的流行,警界也刮起了“微旋风”,据不完全统计,当前全国各地各地公安机关开通微博数量已逾千个, “平安北京”、 “广东省公安厅”、“平安肇庆”、“济南公安”“段郎说事”等越来越多的公安官方和民警个人微博涌现.新浪网副总裁、总编辑陈彤就曾这样评价公安微博:“在当前的政务微博中,公安微博无论覆盖面还是影响力,都是一枝独秀。”微博以其小巧的身姿,犹如撬动地球的那个支点,如今已经成为公安机关撬动新时期警民和谐关系的新支点。
公安机关“织围脖”为什么能够引起公众大量关注,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公众重视自身权利和切身利益。长期以来,由于种种原因,警民之间缺乏必要的沟通和交流,相当部分网民对公安工作缺乏了解,加之少数警察在执行任务或日常执法工作中缺乏自律,导致网民屡屡对公安机关质疑甚至谩骂。微博的出现,为公众提供了展现诉求、解决问题、维护权益的一个平台。而对对公安机关来说,开设微博作用,则着重于公关运行,塑造良好公安形象,发布权威信息,与网友互动答疑解惑,构建良好警民关系,发动网友智慧,征集破案线索。正是如此,公安微博方兴未艾,得到了亿万网民的热情支持。
邓小平曾说过“我们开会,作报告,作决议,以及做任何工作,都为的是解决问题”。同样,公安机关开微博也是为了解决问题,既然开通了微博,就应该多听一听来自社会底层的声音,多体察一下民间疾苦,说的好,也要做到好,让网友放开说真话,天不会塌下来。河南省清丰县公安局纸房派出所民警刘耀自开通新浪微博4个多月来,发表了850条微博,被网友转发2396次,网友评论4172条,引发万名粉丝热捧,他把农村工作的点点滴滴通过“织围脖”告诉网民,用心和网友交流,积极宣传农村群众的防范知识,记录农村老百姓的故事,搭建了一个与群众良好沟通的桥梁,受到网民的喜爱,赢得了社会各界和领导的关注。事实证明,微博就是一个媒介,一个工具罢了。运用得当就能成为警民沟通,构建和谐警民关系的有利平台。
有人说,得虚拟社会者得天下,而微博就是当今支撑虚拟社会那根擎天柱,在这短短140字的空间,通过你说我说大家说,一条消息通过个人编发,公众评论甚至网上问责等形式传播开来,极大地加强了网络民意的力量,面对这种情势,我们公安微博不能仅仅为开而开,也应注重自身形象和传播影响力,本着阳光、真诚、简单、责任、激情的干部文化理念,扑下身子,沉下心来,精心耕作自己的“自留地”,借用广东肇庆市公安局公共关系科科长陈永博在总结“平安肇庆”微博经验说过的一句话,“在骂声中倾听民声,在咒语中体察民情”,有效地利用微博开展警务工作,千万不要把微博仅仅作为布告牌,更不能做花哨的道具,糊弄自己也糊弄公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