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8岁的小高抱着父亲的遗像,轻声说了26遍“我不哭”;200余名公安干警排列在殡仪馆青松大道两旁,声泪俱下地喊着他的名字,却再也唤不醒好同事——享年45岁的市南公安分局刑侦大队副大队长高明显。他为破案远赴多地连续工作30多天,过度劳累诱发心肌梗塞而离世。昨日下午,亲人和战友含泪迎接高明显回家。
场景1——高速路口老战友跪迎英雄遗体
昨日下午2时,黑色的灵车缓缓从青银高速路口驶出的时候,早就等候在这里的高明显的一些战友再也抑制不住内心的悲痛,捂住脸颊跪在地上失声痛哭:“老高……你醒醒,我来接你了! ”黑色的灵车上陪着老高回家的是市南公安分局刑侦大队指导员孙沿宁,已哭不出泪的他,左手边扶着的就是高明显的灵柩。就是这样24个小时没闭眼,孙沿宁陪着战友高明显回到了家。
场景2——殡仪馆儿子说26遍“爸爸,我不哭”
市殡仪馆青松大道旁迎接老高的200多名来自公安系统的干警,都是高明显生前的朋友、同事。得知高明显的遗体今天回家,他们自发站成两排迎接他回家。
高明显18岁的儿子小高抱着父亲的遗像,等待父亲的遗体归来。小高眼眶通红,泪水在他的眼眶中转了一个圈又一个圈,当见到父亲生前的好战友陈正华时,他的眼泪再也止不住……双手紧紧搂着父亲的遗像,小伙子随着哭泣抖动的肩膀让每一位在场民警为之动容。
“孩子,坚强点。”陈正华抚摸着小高的背,想帮这个刚刚失去父亲的小伙子坚强些。 “我不哭……我不哭……”小高擦着眼泪,对着父亲的遗像,轻声说了26遍“爸爸,我不哭”望着远方驶来的灵车,神情凝重。
场景3——灵堂前英雄回家路哭声一片
黑色灵车驶入殡仪馆,悲恸的哀乐响起。六名干警将高明显的灵柩抬下灵车。
“爸爸!”小高喉咙深处发出一声嘶哑的呼唤,捧着父亲的遗像走向灵堂。路边的松林哗哗作响……
站在道路两旁的民警胸前都带着白色的“哀念”胸花,有的带着墨镜担心眼泪流下来,有的俯在其他同事的肩膀上失声痛哭,有的低头抹泪。
灵堂前,“迎接战友回家”的横幅被风吹得直往灵柩上靠,等待高明显的亲人们发出痛彻心肺的哭喊。儿子小高再也控制不住情绪,趴在父亲同事的肩膀上大声痛哭,瘫坐在地上哭喊着“我要爸爸”。
现场
办公桌上遗留下的是最后的办案笔记
市南公安分局刑侦大队教导员孙沿宁3月28日与高明显一起奔赴哈尔滨。他眼睁睁看着亲爱的战友离开了自己。
扶着高明显的灵柩回青岛的这24个小时,是孙沿宁这一辈子都不可能忘记的回忆。“老高工作太卖力了,他现在走了……我不愿相信。”说起高明显,孙沿宁几度失声几乎不能接受采访。
昨天下午,记者来到高明显曾工作过的办公室,简单整洁的办公桌上只有一台电脑、一部电话、一本台历和同事后来摆放的两盆菊花。在电脑显示器下面,记者还发现了一张密密麻麻写满了字的纸,上面写满了精确到秒的各个时间段,他的同事说,这是高明显临走前办案调取监控留下的,这是他留给战友们最后的笔迹。
新闻回放
生前为破案连续多地奋战
今年2月,市南区发生一起入室抢劫案,高明显带队前往大连、烟台、武汉等地奔波五昼夜,回青后获悉嫌疑人出现在黑龙江哈尔滨,他又不顾鞍马劳顿主动请缨带队前往哈尔滨。
3月28日中午12时50分,高明显一行四人下了飞机到达哈尔滨后,顾不得吃饭又连续工作八个多小时,高明显自己在宾馆里梳理线索,与他同住的民警外出进行走访摸排。 29日凌晨1时许,等同事回宾馆时,高明显脸色已经发紫,随行民警赶紧拨打120将高明显送往医院,但是,却没能挽回他的生命。
人物简介
高明显,男,汉族,1967年6月出生,山东青岛人,大学文化程度,1987年7月参加公安工作,1995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青岛市公安局市南分局南村路派出所民警、珠海路派出所副所长、城市管理治安警察大队一中队中队长、刑警大队七中队中队长、市南公安分局刑事侦查大队副大队长,一级警督警衔,牺牲于2012年3月29日凌晨1时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