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bak> 公共安全

马璐:遏制网络谣言 网站应筑好“信息堤坝”

2012-04-05 15:45:08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中国经济网 

  与科技共生的互联网凭借其及时、海量、互动等特性已经渗透于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彰显时代的进步。但大浪淘沙,难免泥沙俱下、鱼目混珠,悄然滋长的网络谣言也在侵蚀着网络环境。

  网络谣言利用网民对真相的一知半解混淆视听并快速传播,或对当事人造成伤害,或干扰社会正常秩序,危害不可谓不大。遏制网络谣言,需要网民自律上网,需要当事人及一些部门第一时间公布真相,进行辟谣,更需要网站在日常管理中筑好“信息堤坝”,及时阻拦。

  “狗咬人不稀奇,人咬狗才稀奇”。不难发现,网络谣言所散布的一些未经证实的传闻,大多是利用了人们的猎奇心理。比如,2006年媒体报道的安徽省含山县骆集山村“蛇吃人”的消息曾一度引起村民恐慌,后被证实完全是记者杜撰。类似这样的事例在网上传播后,往往能引起网友的极大兴趣,对提升网站“知名度”有所裨益,但是这也违背了新闻的本质特性凭事实说话。若网站为博点击率而偏爱刊发新奇传闻,长此以往,网友不免有被愚弄之感。在商业利益与社会道德之间,网站必须有清醒的认识,担起社会责任。

  网络世界并不虚拟,它也是现实社会的折射。网民素质参差不齐,很难要求所有网友对网络谣言都有很高的辨识力。因此,网站作为信息传播的平台,日常运营中在遏制网络谣言上理应有所作为。首先,最重要的应该是坚守媒体职责,遵循国家法律法规,不为一些未经证实的网络传闻打造声势;其次,应该提高网站人员对网络谣言的辨识力,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最后,寻求网站技术管理上的突破,加强对网站内容的甄别、检测。

  谣言止于智者,更治于“筑者”。网络谣言犹如无孔不入的病毒,对网民、对社会都百害而无一益。网站作为网络谣言传播的第一道关口,应该具有“免疫力”,应该筑好“信息堤坝”,营造一个健康、文明的网络环境。(马璐)

  

[责任编辑:杨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