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bak> 公共安全

依靠“自律”和“法律”铲除网络谣言

2012-04-05 15:39:38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新华网 陈健

  网络信息给生活带来极大便利,本应助推社会进步、和谐,而网络大量信息泥沙俱下、良莠难分,给公众带来一些网络谣言和违法信息,其社会危害颇深,应自觉抵制、坚决铲除。

  铲除网络谣言,要靠社会“自律”。在当前“自媒体”时代,网络就像给了每人一个话筒,并且在网上说话具有匿名、即时、开放、无序等特点,这既有助于民意的自由表达,同时又是一把双刃剑,可能成为滋生谣言和违法信息的土壤。一些网民甚至存在故意编造虚假信息、蓄意“恶搞”等行为,其中一些还造成恶劣影响。

  成语“三人成虎”是说三个人谎报集市里有老虎,听者就信以为真,比喻谣言经多人重复,让人以为真是如此。如今,这种现象在互联网推波助澜下,进一步放大和凸显。俗语说“谣言止于智者”,在互联网时代,这就更需要我们加强“自律”,做理性、成熟的网民,切实保证发布信息的真实性,加强辨别网络谣言,自觉抵制虚假信息。

  铲除网络谣言,要靠国家“法律”。互联网空间同样受到法律约束,绝非法治盲区。任何国家都不允许公民散布危害公共秩序的不实言论和违法信息,在互联网上同样如此。对此,我国的《刑法》《治安管理处罚法》《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等多部法律法规作出了规定。例如,《治安管理处罚法》对“散布谣言,谎报险情、疫情、警情或者以其他方法故意扰乱公共秩序”等行为有相关处罚,《刑法》有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等规定。

  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对编造、散布网络谣言和违法信息的不法分子,依法依规追究其相关责任,起到惩前毖后的效果,有助于互联网的健康发展,更有助于社会的和谐稳定。铲除网络谣言,有关部门更应该及时介入、主动应对,通过新闻发布、信息公开等方式,对谣言所涉情况加以澄清,以正视听。

  当前,我国正处于改革发展的战略机遇期,广大网民要珍惜稳定的社会发展环境,加强“自律”不轻信、不传谣,自觉维护社会稳定大局。有关部门也要积极行动,坚决打击散布网络谣言的不法行为,切实保障公众有一个健康、清洁的网络环境。(陈健 作者系新华社四川分社记者)

[责任编辑:杨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