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松告诉记者,因交友不慎,他误入一盗窃团伙,1994年在上海盗窃价值46万元药品,被判处无期徒刑。先在上海提篮桥监狱服刑,后来为了方便年迈父母的接见,原籍安徽芜湖的陈松申请调到白湖监狱管理分局服刑。在上海服刑期间,有书画功底的陈松在管教民警的帮助下坚持书画创作,还获得上海第四届服刑人员书画作品一等奖。调监到安徽白湖监狱管理分局后,陈松的书画技艺更是突飞猛进,他自信刑满释放后能实现“用艺术美化生活、谋生创业”的人生新目标。
“监狱就是我的大学,许许多多民警的名字会永远刻在我的心中,他们如父母,如老师,如朋友,是我终生难忘的灵魂工程师。”陈松说,他在1998年就被送到监狱服刑,服刑以来没有因为违规扣过0.1分,还先后减刑5次,尽管这样,还是在监狱度过了17年的漫长岁月,而正是因为有这群亲人般的管教干部,才让他在一次一次的激励中走了过来。
陈松还告诉我,他出狱第一件事就是要开一个“回头浪子”微博,公开自己的过去,坦诚面对自己的人生,以自己的亲身经历教育身边的人。“我准备在芜湖开一间书画工作室,用画笔描绘自己崭新的人生。”陈松说,年过七旬的父母已经和弟弟商量好,给他租间房子开工作室,“刚开始,希望能得到政府和社会的帮扶,我有信心将来把工作室经营成回报社会的窗口。”
陈松的乐观和自信,让我真正理解了我国监狱重塑灵魂的独特魅力。这既让我欣喜又让我感慨:欣喜的是,一些服刑人员通过监狱教育改造,渴望回归社会重新做人;感慨的是,社会上仍然有少数人不能正确对待刑释解教人员,曲折了他们的新生之路,甚至让有些刑释解教人员放弃新生重新犯罪。我暗暗祝福陈松出狱后能一帆风顺,少遇挫折。
“有时候愿望与现实会有些距离,过程中或顺利或挫折、成功或失败,只有正确对待了才不会被自己打倒。”我与陈松约定:不论他的书画工作室经营好坏,都要保持一颗平常心,不浮躁不放弃,在回归一周年的时候,能快乐地来到监区为服刑人员做一次励志报告。
“监狱就是你新生的‘母校’,将关注你、支持你不断取得进步。”我告诉陈松,虽然做他的“管教”时间很短,但我会始终关注他的新生之路。(记者李光明)